提到“效率”这个词,大家马上会联想到“效果”和“单位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实际上就是要充分利用“一节课”这个“单位时间”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来让“效果”达到最大化。为实现这个目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根据教学内容营造气氛:
教学内容对教学氛围的营造,起着定向的作用,因而教学气氛应当因文而异。如六年级上册的《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这两篇课文,虽然同在一个单元,但感情基调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要创造出一种悲壮、豪迈的气氛;后者却是激动、自豪的心情。
2、研究知识难度,让学生在成功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一般来说,如果课堂教学的知识难度超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就会迷惑不解,产生挫败感;如果知识过于简单,学起来毫不费力,学生就会厌倦,毫无兴趣。事实证明,只有难度适中,学生经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这样在课堂上就易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3、精心备课,全面关注学生。
我们应在备课时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这样做才会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于产生大于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课堂上,时常有个别学生自我控制力差,搞小动作,遇到这种情况,我不会大声呵斥他们,而是突然停止讲课,以目示意,那些不注意听讲的学生此时一定会抬头看,发现老师正看着自己,心中自然会明白该怎样做。这样,课堂秩序稳定,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教学中不忘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巧妙应用激励性语言、动作、神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欲望。
4、要珍惜课堂每一分钟,善于把握最佳时间。
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通常我在上课前会制定一个时间表,标明每一个教学环节大约所需时间,努力控制好节奏,做到课堂尽量无废话,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效率。时间是有限的,但我坚持在每次提问之后都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的学生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作出努力。经过这一点时间的思考,他们也许就能恍然大悟,不仅省去教师讲的时间,而且有利于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效率。
5、要恰当的使用多媒体。
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表象信息,为他们实现“再发现、再创造”打下基础。六年级上册有一篇文章是《竹节人》,学生对这种玩具比较陌生,也只是在预习课文时有简单的了解。于是课前我精心制作课件,插入玩竹节人的视频,课堂上给孩子们播放,启发他们体会这种玩具的妙趣,课后有些学生还根据视频自己制作出了竹节人,我想这就是多媒体发挥的作用。但是,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一定要有“度”,如果过度使用不但达不到目标,甚至会显得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会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