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自己放假。旅途归来,感觉心还需要休息,于是就停下来,察觉一下内心的需求。新搬了办公室,这本《养育男孩》都是在上班路上听的。
我家的第一个男孩,已经完成了他的0-6岁阶段,开始进入下一阶段了。
听这本的心情是淡然却又坚定的感觉,和初入香知社听的那几本育儿书时的心态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焦虑,茫然,不知所措。育儿路上犯的错,现在成了经验,虽然问题仍不断出现,新的挑战相继而来,却觉得自己有力量了很多,和娃的相处也和谐了许多。育儿书籍的阅读很重要,有位好的带领老师也很幸运。最感到幸运的其实是遇到萨提亚。如果没有香知社不知何时会这般幸运的遇到可以帮助我的人和事。
昨天看带读《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时推荐的杨澜访谈录之对话蔡康永,杨澜的话题的确有点转的太快,不知是想显示自己的控场力,还是只是跟着准备好的台本往下走,总觉得蔡康永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说到蔡总有一点冷淡的表现时,蔡是这么说“因为小时候总被爸爸泼冷水,总是在觉得哇的时候,爸爸说还有比这更厉害的…”不是原话,大概描述。想想被不断挑错的以往,想到妈妈说我小时候总是对什么都没兴趣的样子,也许原因在此。记得听萨提亚的时候,总是有想哭的感觉,彭彭说这是因为有人懂你了。
幸运的是现在有喜欢的事情啦,比如今天老公带娃,我独自一人去逛书展,不用看娃,可以慢慢看书,想想就美滋滋的。
回到养育上来,养育是个大学问,偷懒总是有偷懒理由不去涉足的,但既使不偷懒,也不一定能找对方向。越来越让我皱眉的是以前觉得都很有道理的公众号的文章,越来越多成为了表达自己观点拉高父母焦虑感的文章。不如弃了他们来看书,看不进去,就来听带读,观念和习惯的改变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必然脑子接受了,行为也跟上了,之后才有改善。育儿的路上更是育己当先。
男孩,这个由睾丸激素分泌多少来影响行为方式的物种,真是很有意思,我对我家的两个品种充满好奇,有时也来回忆扒一下老公的童年。
带读提到男孩在爸爸出差就生病,回来就好,原因是孩子想得到爸爸的陪伴,上半年真真是爸爸一出差娃就病了,几次下来,疲惫不堪。但娃生病是有原因的啊。不是不明原因的生病。第二天又提到男孩跟爸爸在一起很乖巧,跟妈妈在一起就很调皮,原因也是要引起爸爸的注意,这个是着实意外的,一直以来我分析的原因是爸爸的沟通方式孩子更接受。无论如何,是可以作为信号来看的。
现在还有兴趣的是心理学,嘻嘻,希望有相同兴趣的结伴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