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动笔了,感谢天后们的坦诚,一腔胸臆权且付诸文字。
提问,也被提问:我为什么要做阅读,说起来有些激进,有些“大空”。
为什么?
其实,当一个声音压倒性出现的时候,我就会很反感。就像之前某些话题,吃瓜群众被大V们牵着鼻子走,或者说只是浅层地围观或者喷一喷。民众思考力,不太好说……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对改变这些吃瓜群众不是很有信心,那我们只能从娃娃抓起了,至少更新换代之后,主流走向就会不同。
那么何以提升人的思考力?唯有多读书了。思考产生于认知理解的基础之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井底蛙,唯有看到了别的蛙的天空、和他们“对话”,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厚重。所以阅读是学习力、思考力的基础,你读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理解得就越多,当继续行进的过程中,遇到卡壳的地方,产生不解甚至不认同,为什么会这样?思考开始了。
所以孩子多读书,对民族的未来、国民素质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有时候被问到,我都有点不太好意思说,搞得我好像忧国忧民日理万机一样,我是谁呢?我什么都不是啊。
加入六和中间诸多巧合就不说了,为什么做教师培训?
一方面是有必要。在孩子基础教育阶段,谁对孩子的影响更大?老师还是家长?很难说。有的孩子,在老师面前百依百顺,把老师的话奉若圣旨;有的孩子,就是怕爸妈。只是我总是觉得,孩子已经无从选择他们的出身、家庭、父母,所以在有选择的情况下,茫茫人海中遇到他现有的老师,何其幸运!有的孩子,一生就会被一位老师、甚至一句话改变。
另一方面是有感情。教师是一份还算稳定的职业,在一所学校安心教学,一晃几十年也就这样过去了。同时,它也是一份很耗人的职业,耗热情、耗精力、耗感情,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输入,没有互相间的支持,又是目送一届又一届学生长大离别。所以,在感受过这些感受之后,我想公益机构可以作为一个不一样的角色,带给老师们不一样的支持。
六和的教师培训,我也只是从六和自己这边单方面的输入。短短一年,我还没有去接触到更多别的机构的培训模式,有时候我也会担心,凭什么就觉得自己家的做得很好呢?
我从老师身上找到了答案。
从11月10日开始,已经经历了3场培训。
道真的图画书中阶工作坊,我看到有些老师们从一穷二白,到读出无字书的无数细节,让人惊艳;
六安的整本书工作坊,我看到老师们从主题研读、到意象领悟、到精彩的交流设计,对“充实”的培训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是一次与阅读的重逢;
婺源的图画书初阶工作坊,第一次听到老师对培训的设计本身做出评价,“点赞”、“美好的体验”、“与众不同”,他们从中收获到的满足与快乐源于自己的收获,真的是让人感动与欣喜。
无一例外的,每场培训,老师们都会引向“实践”“落实”,我们也希望老师们能将自己的所得传递给孩子们。
这些都是我们彼此看见的过程。他们感受到了我们的尊重,正如孩子是课堂的主体,老师也是培训的主体,老师们全员参与,有讲座的吸收,也有实践的呼出,还有彼此间的交流,这是六和教师培训的用心所在;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精彩,其实培训之前我们设想很好,通过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的,然后让老师怎么实践……但很多时候培训过程中我们会根据老师的状态随时调整,让老师们有更多呈现的机会,让大家舒服。
是,六和的培训,一般都是“强度较大”“很满”,但也还都是一个个引子。如果你们每次可以再回顾一下整个流程品味一下,你们会有更深的体会,我且卖个关子,你们自己先体会哈哈。
毕竟太晚了,我明天还有好多活要干,下次再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