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未至》开拍的消息一传出,微博上炸开了锅,有的慨叹自己的青春记忆又要被毁,有的欢呼是自己家爱豆出演......
《夏至未至》与《悲伤逆流成河》曾是我的启蒙青春读物。那时,正上初中,智能手机还未普及。我所拥有的仍是一款有数字按键的小屏手机。虽然手机功能并不算多,但那时已经学会从电脑中拷贝小说到手机中,然后,晚上就背着爸妈,躲在被窝里偷偷看。看到搞笑处,就得拼命忍住,不发出笑声;看到感人处,又得捂住嘴巴,使劲把眼泪逼回去。
大概十三四岁的少女关心的都是诸如夏至这类的青春小说,会为了小说里的人物抑郁悲伤好久,而不会在意熬夜对自己的危害。
曾经,《小时代》是少男少女追捧的青春圣经(包括我),它的销量也一度创下史无前例的记录。当它终于被搬上了大荧幕,迎来的却是劈头痛骂和源源不断的吐槽声。当然也不止《小时代》一个,类似的还有《左耳》、《匆匆那年》等等,青春小说一旦被搬上大银幕,虽能带来可观的票房成绩和话题热度,但无一例外地被贴上了诸如烂片的标签,口碑自然不会太好。
除却车祸、流产,这些有些俗套的剧情安排会惹人生厌之外,青春小说改编影视作品为何总是会遭到种种吐槽?
从一个门外汉的角度而言,小说的消费群体有限,譬如青春小说的受众就是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很少有三四十岁的阿姨沉迷于青春小说吧。而电影的受众是社会的各阶层,对电影做出评价的观众中有专业的电影工作者、有早已不再青春的成年人,在这种情况下,一部青春片可以说是众口难调。何况还要考虑某些死忠的原著党。
所以青春小说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当然,青春小说遭人诟病的一大原因便是人们质疑它的不真实,家长们极度担心不真实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担心自己家的孩子看了青春小说之后便会价值观崩溃,或者情不自禁地陷入对早恋的幻想与实践。
就拿郭敬明作品的奢华风做例子:
“他们会穿着两千块钱的CK穿过半个城市只为了吃一碗两块钱的牛肉面。” --夏至未至
那时,我还不懂ck,只知道它大概是个牌子吧,很贵。小说看到最后,也会对着那句经典的“那个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个女孩,教会我爱”痛哭流涕。当然现在有太多人抨击这些带坏青少年价值观的描写。但是真的这么严重吗?
十三四岁的少年少女,对这个社会的认知还不深刻,价值观的树立的确是一场重要的事。但是一个班级50人,其中又有几人能沉得下心来去啃一部类似《百年孤独》这样的大部头著作?自然,不可否认,这样的人一定存在。
我高中班级里就有一位女生,在我们还沉迷于言情的时候,她就开始研读红楼三国,甚至把《古文观止》翻得都烂了,平时聊天也动不动就引用经典。初中时,班上也有位男生,一到课间就开始研读马克思,读得津津有味......
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就像课间,女生聊天大多会分享昨天自己熬夜流着泪看完的小说,而不会讨论《红楼梦》的社会背景和主题;而男生大多也只会聊昨天刷完的比赛和游戏。
你很难要求一个懵懂的孩子全心全意地投入读书学习、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无限期待,渴望去经历一场爱恋,渴望有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这些或许很难在现实中发生,而青春小说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所以他们会对老师布置的背诵任务置若罔闻,却会记下小说中的经典语句。这些是青春的特性。
再说,模仿书中主角穿了ck去吃牛肉面的人毕竟是少数,一部作品、几句话并不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遑论带坏了。如果要说一部作品的价值观不正,那么观众的价值观首先应受到质疑。就算有剧中人物穿了用了奢侈品就立志也要那样的人,最应受诟病的是个人的意志力,而不能一棒子打死那些不算完美的作品。
若干年后,你不再懵懂无知,你也许会嘲笑那些仍然沉迷于青春小说的少男少女们,但是别忘了,曾经的曾经,你也曾像他们一样。
真的,不要试图用一个成年人的眼光去否定那些曾经伴你走过花季的青春小说。
因为成年后的你不再彷徨,有足够的理智来决定安排自己的人生,不再需要通过小说来感知人生。或许也不再拥有了为小说主角流泪的夜晚。
PS:若有不同意见,欢迎分享。虽然我并非是某某某的死忠,但文中列举的书也曾伴我走过青春,所以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