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写作是有规划的,一般会列一周的话题,临睡前把第二天的话题写好大纲,就这么按部就班,每天的写作都是一种高效的检视自我、专注成长的过程,当关于自己的经历和阶段性的领悟写完之后,现在的写作靠每天和别人的交流来激发灵感,一方面是在交流中进步,再有就是迫使自己思考,寻找可能帮到别人的话题,于是乎现在每天的文章全部来源于和伙伴的问答交流,比方说今天这篇是关于自信的。
昨天有伙伴问我反省日志如何弄才能达到像我说的把控大脑的效果,我自己是因为极度自信甚至自恋,所以痛批、大骂、谴责的方式就有利于对大脑的控制,而如果有的人本身已经不够自信,很明显这种方式就不太合适,总之,反省日志的作用是平时缺什么,就有意识的加点料。
实际上自信不过是一种感觉,如果凡事用积极肯定的态度去面对,久而久之它就会变成一种下意识的行动,当有一些成绩的时候,自然就会越来越有正向的自我暗示,这就是自信。
现实中其他人的意见经常会让我们对自己要做的事或能力产生怀疑,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行动,管他别人怎么说!尽可能的去尝试,尝试越多,现实反馈就越多,便对自己的局限了解的越清楚,而做出的选择也会更加贴近实际,什么擅长,什么不擅长,认知清晰,自信心自然会增加。
自信心的缺乏,一般都是因为曾经遭受过失败,或者是虚荣作祟,长期的传统教育使国人非常讲究面子,这种偏好源自于根深蒂固的文化,深深扎根于传统的社会人际关系网络之中,几乎无人幸免。人生在世,虚名最重要,为了脸面,打肿脸充胖子,伤了面子的人会结仇,甚至大打出手。
国人太在意周围的人怎么看待自己,如果不小心当众失言或是做错了事,就会被人看不起,不要说自信了,就是这种可怜的爱面子阻碍了人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小心翼翼以致于把自己活成可怜虫,生生扼杀了可能的才华。
每一个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顶层精英,总会遭人批评、指责、围攻甚至是辱骂,事实上,越成功的人受到的批评就越多,尤其互联网将批评的心理成本降低为零,甚至在某些方面激发、助长了人性的阴暗面,所以只有那些什么都不做的人,才能免除别人的批评、指责。只要你能以积极的心态去应付,被人批评能算什么事啊,如果真是自己的不足,马上改正;如果只是不明缘由的乱喷,呵呵就是,如果是以成长为乐作为核心原则,那么只会关注于有利于成长的信息,那些形成阻碍的,真的就只是飘过。
只有长期保持高度的乐观和自信,才能不断地获得成功,历史上许多成就卓越的为人都被人骂过,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曾经被人骂作“伪君子”、“大骗子”、和“只比谋杀犯好一点”,一个人名望或地位越高,骂他的人就越容易从中牟利或仅仅是心理上得到满足。叔本华就说过:“庸俗的人在伟大的错误和愚行中得到最大的快感”,因此无论你是被人排挤、还是恶意辱骂,请记住: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这样能使他们获利,不管是物质上的收益,还是精神上的一种自以为重要的变态快感,而这通常也意味着你已经有一定成绩,而且值得别人注意,应该高兴更加自信才是。
而怎么面对外界批评是提高情商的有效方式,不自信的伙伴可以从积极的方面理解别人的批评,忽视那些不公正的责骂,不停的鼓励自己、把别人的批评看作是改善工作、平和情绪、以及激发斗志的机会。不要被他人的怀疑、阻滞、批评、甚至谩骂束缚了渴望成长的内心,追随热情,向想要去的地方大步奔跑,永远不要丧失信心和对自己的肯定。
培养自信不妨也采用日拱一卒的策略,先建立一个稍微有些挑战、但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且尽可能的量化目标,确定每天的任务量,努力去完成它,一定要确定所希望的目标是值得努力而且可行的,不要低谷自己的能力,但也千万别定出一个远超能力的目标。然后每天早晚都锁定目标,以坚定对目标达成的信念,不妨幻想一下达到目标后的欢愉感觉,每天踏实的一点一点行动,并享受于这种欢愉。明确的目标,会带来很多可行的好处,反复在脑海中想着这些好处,是借着自我启发的力量反向塑造信心,而这种信心又可在事情进行的不太顺利时,坚定你达到目标的决心。
在外多和那些支持你的人交往,算是人工创造积极上进的环境,并接受外来的鼓励,可能是你的同事、朋友,当然更多可能是志同道合的战友,感谢时代的馈赠,互联网让这个环境的搭建几乎没有成本。
还可以选择一位已经在预设目标领域成功的人作为榜样,便时时想到你不但要迎头赶上,而且还要超越他。
总之树立信心就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不要一遇到反对意见,就想要逃避,而是应该运用所有的资源,绝地反击,拼尽全力做出成绩来给别人看、给自己看,又或者说应该反躬自省,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并加以改进,更高效的向目标迈进。
建立信心是一段费时而且需要倾尽全力的历程,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无止境的,而所能运用的力量是无限的,因努力而获得的回报,也是无尽的,自信的人周身会洋溢着一种莫名的光彩,得到更多人的帮助,也更容易成功,于是乎又更加自信,就这么良性循环,终究会改变不自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