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圣婴”音译,原指每年圣诞节前后,沿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出现的一股暖洋流,取代了原有冷海水的现象。现在厄尔尼诺一词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海洋表层水温持续异常增温现象(暖水事件)。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层水温持续异常降温的现象(冷水事件),又称“反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形成机制:
厄尔尼诺产生机制主要与信风减弱有关
正常年份,在赤道太平洋上,大气和海洋通过热量、水汽和动量在分界面上相互交换而耦合在一起。沃克环流近地面强大的信风(北半球是东北信风,南半球是东南信风)沿赤道地区把表层暖海水向西吹送,为亚洲和印度尼西亚群岛上的空气垂直上升运动提供了动量,又使西太平洋暖水层加厚。
并且由于赤道太平洋东部为南美沿岸,从西海岸吹向海洋的东风把表层暖水带离沿岸地区,低层冷水随之涌升,称为沿岸涌流。强劲的东风把暖水从东吹向西,因此西太平洋的海面高度可以比东太平洋的高。因此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气流上升幅散,容易形成对流雨;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气流则幅合下沉,加以秘鲁寒流的影响,在南美洲沿岸的秘鲁、厄瓜多尔等地气候非常干旱,并且附近海域是属于冷水上翻区,非常有利于藻类跟鳀鱼繁殖。
但当由西到东的海面高度梯度达到一定值时,表层暖海水向东回流,加之,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海面气压降低以及驱动信风的海平面气压梯度减小,信风减弱,造成东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温现象,即厄尔尼诺现象。
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
研究表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在厄尔尼诺年,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在南北纬10°之间低纬度地区,海水可以获得自西向东平均0.5cm/s的相对速度,大气可以获得自西向东1m/s的相对速度。也就是说,地球自转速度的减慢,使赤道附近的海水和大气获得了较多的自西向东的角度动量,引起赤道洋流减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涌升流减弱,从而致使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的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引自《自然地理学》王建】
近来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关。自50年代以来,地球自转速度破坏了过去10年尺度的平均加速度分布情况,一反常态呈4~5年周期波动变化,一些较强的厄尔尼诺年平均发生在地球自转速度发生重大转折年份里,特别是在自转变慢的年份。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变化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呈反相关,即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加速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降低;反之,地球自转速率短期减慢时,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这表明,地球自转速率减慢可能会造成厄尔尼诺现象。当地球自转减速时,“刹车效应”使赤道带的大气和海水获得一个向东惯性力,赤道洋流和信风减弱,西太平洋暖海水向东流,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暖水堆积导致海水增温、海平面升高,从而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直白解读】
与磁极位置变化有关
地磁移极,使北磁极位置偏东,而南磁极位置偏西或偏南。换句话说,地磁极直径与地理磁极直径不重合的距离加大,造成东、西太平洋和美洲一带的磁赤道、自然北回归线和自然南回归线比往年异常偏南,造成太阳直射东太平洋的轨迹偏南,促使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可有效阻断秘鲁寒流大量的北上,同时地球大气环流发生改变,自然灾害频发。
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
① 对太平洋东岸:厄尔尼诺发生年间东太平洋的南美和中美洲发生严重洪涝,即使是在比较干旱的厄瓜多尔南部和秘鲁北部沿岸也会出现大暴雨;而在亚马逊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和巴西东北部地区则遭受干旱。
② 对太平洋西岸:厄尔尼诺事件给西太平洋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干旱,例如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的降水减少;我国夏季风降水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