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记录66

“如果放下一切,抛下一切,那我岂不是什么也不剩了吗?”估计有人会这么想。

技术、资质、金钱、人脉...这些都是你过度穿戴的盔甲,哪怕没有这些东西,你本来也很富有。就像一只小猫,只是蹲在路边,就足够可爱了。

想要知道富有的感觉,要先学会放手。如果丢掉之前拼命积攒的东西,你可能会吃亏。可是没关系,因为你的烦恼会消失,你会变得更加通透。你可以放弃,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活着。

日本人气第一的心灵疗愈师心屋仁之助先生,向你讲述他通过断食和创业,悟出来的人生智慧活法。

脂肪和钱你都有

自从2011年去过一次伊豆的断食道场(伊豆安宁之乡)我的人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本人最大的乐趣就是吃,所以当时比现在重将近10千克。如果是平时,我宁愿死也不会去断食道场这种恐怖的地方。可是,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我不由得顺着他的话附和:“听起来挺不错的嘛。”结果,朋友居然说:“我已经帮你预约了!”我骑虎难下,只能去一趟。

不出所料,我在那里留下了惨烈的回忆。

亲自体验的时候,我头痛欲裂(可能是低血糖),难受至极,像产生了高原反应一样浑身无力。我实在挺不住,几度痛苦得想要逃跑,但又不能真的逃跑。然而,离开那里以后,我竟然瘦了10千克。

当时的体验非常有意思。肚子饿的时候,大脑会叫嚣:“摄入糖分!”“摄入脂肪!”可是,那里毕竟是断食道场,哪怕大脑说要“摄入糖分”,也无法摄入。

“已经警告过这小子(我)好多次了,他还是不摄入......”意识到这件事的瞬间,大脑好像突然放弃了努力:“好吧...那就使用之前储存的脂肪吧。”

一旦发现外部不再提供能量补给,大脑就会放弃从外部摄入营养,开始使用之前没有动用过的存款(脂肪),体重就会迅速下降。

“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居然是有的!”

这种感觉不是靠大脑,而是靠身体体会到的。这就是我在断食道场获得的经验。与此同时,我还发现这种想要储存脂肪的想法,对人生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那就是——我们一辈子都在做加法。

明明已经拥有很多了,却仍然觉得不够,一辈子都在做加法。我觉得最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失去的不安。估计是“如果自己不一直做加法,总有一天会大难临头”的强迫症在作祟吧。

我们一心认为“自己还有不足”“还有欠缺”,或许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我们才会拼命努力,“不想失去”“不想吃亏,不能吃亏”。

同样,无论有多少存款,都不舍得花钱。由于不想割舍掉好不容易存下的钱(脂肪),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必须挣更多钱(吃更多饭)。挣更多钱,存更多款,以此获得安全感。

不可思议的是,当我决定放弃做加法的那一刻,突然发现自己其实拥有很多,钱也流动起来了。我还发现,只要我下定吃亏的决心,就不会吃亏。由于害怕吃亏而盲目努力,反而可能是最大的吃亏(浪费时间和劳动力)。所以,你也可以不用再做加法了。

停止做加法,你会发现自己的富有

你有没有近距离看过热气球?只要加热热气球中的空气,它就可以随时起飞,一开始要挂上压舱物,用绳子拴住,让它不要起飞。

一旦解开绳索,丢掉压舱物,哪怕什么也不做它也会慢悠悠地升空。不用自己拼命地蹬脚踏板,只需要坐在那里,其实这种感觉跟人生一样。

我在名为佐川急便的公司埋头苦干了十九年,后来了解到心理学的世界,开始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创业。创业五六年以来,我可以自负地说自己从未停止过努力。我做过数不清的心理咨询,上过数不清的研讨课,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一直在努力工作。

因为那时的我觉得,如果我不努力,就无法获得他人的好评。如果我有所松懈,就会失去工作下场悲惨。所以,我一直活在“必须回应别人的期待,讨好别人,为别人提供优质内容,帮助别人”的恐惧的支配下。这就是当时的我。

努力、努力、努力、努力......总之,必须不断上进。如果不拼命飞,就会坠落。如果不拼命飞,更不可能抵达想去的地方。我抱着这样的念头,含辛茹苦地工作着。

可是,冷不防往旁边一看——有个热气球正在慢悠悠地往上升,可上面的人明明什么也没做。

热气球上的乘客连一滴汗也没有流。他们一副悠然自得优哉游哉的模样,在快乐地嬉戏玩闹。我不禁大吃一惊。

谁见了这种情景不会一肚子火呢?为了飞起来,我可是一直在拼命地蹬脚踏板啊!(仔细想想,我在佐川急便上班的时候,那些业绩好的人貌似就是那副模样。)

就是在那个时期,我去了刚刚提到的断食道场。

我突然想:“对了,工作会不会也是一样的?”

当时我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不停地找事情做,就跟增肥一样。而正是在那个时候,我突然产生了试着停止做加法的念头。就跟身体总觉得糖不够、脂肪不够一样,过去的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魅力、不受欢迎、缺少让别人喜欢自己的能力。所以,我有时会讨好别人,觉得这样能被别人接纳。

可是,我突然意识到:我是不是没必要为了讨好别人而那么拼命?要不要试试停止做加法?

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决定放弃以前在做的一些努力。

我的大本营在京都,偶尔会去九州、名古屋、东京等地见客户,有时是去做心理咨询,有时是去上研讨课。因为我觉得如果我不亲自过去,大家就不会约见我。研讨课结束后通常有聚餐。毕竟是常规流程,又有很多人喜欢,所以我毫无异议。我既不喝酒,又是刚讲完课,说实话非常累。不过,我还是觉得“最好参加”。

我鼓起勇气不再做这些事,哪怕必须放弃出差带来的全部营业额,我也豁出去了,摆明这般立场:“我再也不离开京都了,就待在京都。”

当然,一开始我心里完全没底,还很有负罪感,觉得让别人专程来京都,太不好意思了。结果,令人惊讶的事发生了。在我表示“请有意向约我咨询的客人来京都”之后,竟然有比以前更多的客人从全国各地赶来京都。

而且,在我取消了研讨课后的聚餐后,大家开始自由活动,要么去喝酒,要么打道回府,没有任何问题,我也不用再像之前那么累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