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斯人不堪怜。
邀酒摧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
钗头凤斜卿有泪,荼靡花了我无缘。
小楼寂寞新雨月,也难如钩也难圆。
这首诗读上去故意十足,但其作者却是马季先生的儿子马东所做,收录在《马季传:笑洒人间》中,在《马季传》中名为《无题》,下面马东自注:“少年荒唐,虽幼稚,情却真!”
在《以德服人》节目中,马东亲口确认是其本人在澳洲留学时失恋所作。
在网上一度被流为唐诗,可能是因为里面的“晚凉天、寻香惊梦、钗头凤、荼蘼”等用词所致吧。
人们常常用荼蘼花代表女子青春已逝,也意味着一段感情的终结。
荼蘼属蔷薇科,蔷薇科的花,如月季、玫瑰、蔷薇等普遍开花较晚,尤其以荼蘼为最,一般6、7月才开花。
“荼”是指白色的花,自然,荼蘼也多色白,古人还把白发的头称为“荼首”,借指老人。
古人常常歌颂荼蘼,赞其末路之美,在诗句中多有吟诵、赞美。苏东坡曾赞美:
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
但也有相反的解读,比如,红楼梦第63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的行酒令中有“开到荼蘼花事了,烟尘过,知多少”,签上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三春过尽,荼靡花开,宝玉感到了肃杀之气。
“开到荼蘼花事了”一句引自宋代王琪的《春暮游小园》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靡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