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一口气读完王小军兄赠阅的《宁静的地平线》,夜不能寐,于是重温《人间词话》,书尽而意不尽,其中尤有一些条目萦绕于耳际,终日不绝。
如何将《人间词话》之精髓应用到营销实务工作中去?这是一个课题。
1,
有我与无我: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我则以为是忘我,让自己消失于句子中,自己与外物之间要保持一段距离,不让自己的情感左右对外物的欣赏与评价。
无我之境是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如果存在也是瞬时性的,因为当我们与外物相遇,马上两者之间就会架起一座桥梁。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如果你悲伤,青山也会发愁;
如果你快乐,鱼儿也会跳舞。
试问你如何忘我,进入无我之境,无我之境必定是特定人、特定时间与环境才能体会的。
朱光潜在《诗论》中则从美学角度将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发展为同物之境与超物之境。
有我之境就是移情作用,移情作用就是物我两忘带来的结果。
物就是我,我就是物,即同物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有我之境也。
无我之境是于静中得之,是思考后的结果,是理智的,不被情感所左右,是超物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林壑敛秋色,云霞收夕霏。
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
无我之境也。
启发:
一,跳出烟草思考烟草,跳出房地产思考房地产。
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三,老大要无私,老二要无我。
2,
赤子之心: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此则与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同义,强调为文者需保持一颗纯粹之真心,不要受外界的干扰,坚持自己的信仰,做到曾今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启发:
一,始终保持童子功状态。
二,我们常常是因为出发得太久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
3,
人生三境: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孤独地为理想奋斗,厚积阶段。
第二境界: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经历阶段。
为了伊人日渐消瘦也不悔,一生相思为一人。
第三境界:成功后的豁然醒悟,新生阶段。
面对成功后的副产品幡然领会:幸福就在身边,我们要的不过就是一壶酒、一卷书、一首诗,清风、明月、夕阳,爱人、儿女、知己。
启发:
杨绛的一句话可概括此三境界: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4,
隔与不隔:
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已。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稍隔矣。
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
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二月三月,千里万里,行色苦愁人。
语语都在眼前,便是不隔。
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
则隔矣。
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
便是不隔。
至酒祓清愁,花消英气。
则隔矣。
隔与不隔指的应该是诗句的自然融合度,融合度越高,越自然,便是不隔。
反之,则隔。
自然融合度包括景与情、情与人等。
如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即是将眼前的景如实而诗化地记录下来。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用了典故,产生了一种隔膜,别人的景情与自己的景情不能够完全契合。
启发:
一,隔行如隔山,隔山不隔理。
二,朱光潜说: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上面见出。情趣与意象恰相熨帖,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意象模糊零乱或空洞,情趣浅薄或粗疏,不能在读者心中现出明了深刻的境界,便是隔。
三,现场有神灵。
重温《人间词话》(接上条):
5,
文如其人: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启发:
一,钱锺书《谈艺录·文如其人》说:以文观人,自古所难;嵇叔夜之《家诫》,何尝不挫锐和光,直与《绝交》二书,如出两手。
虽然人可以饰文,但是: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
二,为什么中国只有一个李白,而有千万个杜甫。
后人作诗作不出李白的格调胸襟!
谁能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强烈自信;
谁能想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大气;
谁能歌唱白发三千丈的夸张惆怅。
后来人学诗宗杜甫而抑李白,似乎即缘于此,杜诗格调大凡忧国忧民之人即能道之,何况杜诗多近体诗,格律严谨,有法度,易于学习。李白则发乎本心,豪放飘逸,岂可他人随意道哉?
三,如何做品牌?你平时如何做人就是如何做品牌。而已。
6,
自然而已: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纳兰容若之
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不辞冰雪为卿热。
之所以如此吸引人,就在于一真字。
我们在描写景物,表达感情时,当以自己的真切感受为主,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要因为是你的上级,就变得畏首畏脚,恭敬异常。不要因为遇到自己不喜欢的景物,就不予重视。
启发:
一,言情写物,惟自然而已。
二,做营销首要学会说人话。
三,然后要学会:人前讲人话,鬼前讲鬼话,人鬼到齐讲神话。
7,
寄兴言情:
近体诗体制,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律诗次之,排律最下。
盖此体于寄兴言情,两无所当,殆有韵之骈体文耳。
词中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诗,若长调之百字令、沁园春等,则近于排律矣。
可谓良言!
对于寄兴言情,绝句确实尊于律诗,排律最下。
从文体本身来看,律诗比绝句更重格律对仗,格式僵硬,排律则更是对仗聚集地。
从抒情寄兴来看,当我们的情感、兴致来临时,往往都是爆发式的、转瞬即逝的。
难道有时间来用对偶句表情吗?
启发:
一,表情宜用散句,字少的句子。广告词亦如此。
二,指东打西。
三,间接路线。没看懂吧,这是知识点,去百度一下李德哈特吧。
8,
能入能出: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启发:
一,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当我们以一个旁观人的身份来看待问题时,往往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
二,出乎其外是很难做到的。平时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但是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就是入而不能出。
三,朱光潜强调:美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实际人生就是衣、食、住、行、名、利。艺术的人生则要超脱现实的利害。当我们再看悲剧时,如果只知道为结局而悲哀,而不是跳出剧情,用理智的眼光分析原因,则终为下层矣。
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震动震动,就是震完之后要顾客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