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作家Spenser说过“别人如何待我,是我的因果;我如何待别人,是我的修行。”
生活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也没有你想的那么糟。
即时经历了人间炼狱般的折磨,最后仍能笑着到自己70岁学开飞机,90岁爬雪山的老人就那么一位而已。
在当代物欲横流,人情淡薄的社会中,不被所谓的“潮流”带跑偏,如何成为你自己将变得更重要。
小文和阿丁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高一那学期开始就关系很亲密,她们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午睡迟到,一起撒谎逗老师过愚人节。三年的美好时光,几乎形影不离。
高考填志愿,她俩选择了同一所大学甚至同一个专业,最后如愿以偿被分配到一间宿舍。开学那天小文是妈妈送过来的,阿丁是爸爸陪着来报名的。
两位老人安顿好小姑娘就结伴回家了,接下来纪念光阴里,她俩将继续同行,一起驰骋在这更广阔的大学校园里。
虽然她俩不在同一班级,但上下学都是一起走的,出去逛街买衣服,通宵上网,甚至小文在与男友约会的时候也带着阿丁呢。
时间来到了大四的第一学期,舍友们都焦头烂额忙着安排实习和写毕业论文的事,小文出去约会了,宿舍还剩四个人与阿丁一起学论文聊天。
聊着聊着她们打开了话匣子,问了阿丁一些她与小文物品的归属问题,阿丁挺奇怪的就问出什么事了,一开始室友们支支吾吾不肯说,后来在阿丁的连番追问中终于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小文在室友们面前抹黑阿丁不算,还占有了部分阿丁的物品说是她自己的,说阿丁一直在占她便宜,人品不好,做事自私之类的话。
室友们不相信阿丁是那样的人,也不忍心瞒着阿丁,看着阿丁傻呵呵的还跟小文同进同出的,殊不知暗地里阿丁早已成为了小文的附属品。
就选择了此时跟阿丁摊牌并求证,得知真相的室友们纷纷表示早知道是小文不厚道,没想到却做到如此过分。
得知内幕的阿丁沉默了很久,缓缓跟室友说了些事情原委之后,就独自在床上呆着,心里的眼泪流了一遍又一遍,哀伤的气息笼罩着前一刻还鲜活着的阿丁身上。
狠狠的挣扎着,想绝交,想与小文对峙,想让更多的人知道613寝室出了叛徒。这其中不仅有爱护这么多年同窗情谊的道义,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背叛搞乱了阵脚,她心里那个叫真诚的位置坍塌了。
后来阿丁没做选择任何一种行为,只是跟往常一样上课吃饭写作业,跟小文的关系变的平淡,小文约阿丁出去,阿丁总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掉。
久而久之她们俩表面亲如姐妹,实际上阿丁的心早已经千疮百孔,拒绝的次数很多,或者选择不在宿舍呆着。
青年时期真挚的友情被着虚伪的人性划伤了。
直到大学毕业之后小文只身去了深圳,投奔哥哥。阿丁则留在大学的城市,与同学合租一起找工作,在社会大学开始了最长的一段磨练之旅。
她们联系很少,小文基本没有主动联系过阿丁,阿丁也似乎忘了还有小文这个人。
在一次跟阿丁的聚会沟通中,我听阿丁完整了诉说了一遍整个事件和后来到现在的状况,她很珍惜青葱的岁月回忆,也想忘掉那些黑历史,想拥有曾经那份真挚的友谊。
这次沟通中,我深刻的感受到阿丁想放下那段背叛的故事,真正的做那个活鲜的自己的强烈愿望。
她想要最好的状态是:不为往事烦忧,不恐惧本身的自己,不忧患未来的小文会怎样。
其实很简单就能做到时间的剥离和当时那件事对阿丁的影响。
首先从心感受自己,那段背叛曾经带给自己了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放下的原因;
其次觉察自己的真实需求,表达和接纳分别对应哪些内容,试着说出来;
最难的是情绪价值的抽离,要怎么样减少这件事对阿丁的伤害最小化呢,或者阿丁自己受害者角色扮演要多长时间呢?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当一个人满心愤怒和恨意无法释放的时候,爱和接纳便没有办法表达,我们每个人的能量场遵循守恒定律,多了不好,少了也不好,有漏有补才是最好的和解办法。
“自从我厌倦了寻找,便学会了找到”世界著名哲学家尼采如是说道。
你要成为你自己,而如何成为你自己,是阿丁最该学做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