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荆轲其人其才
——《荆轲刺秦王》系列七评讲一
//行言
记载有荆轲刺秦的史料主要有两处,一是《史记·刺客列传》,一是《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荆轲刺秦王》便出自《战国策》一书,这里我即以《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为蓝本,并结合《史记》等相关资料对荆轲刺秦之事特别是刺秦失败之因展开分析,敬请指正。
荆轲何许人?有无真才?
这个答案我们是可以从《荆轲刺秦王》的文本里细细地挖掘到的。
当秦以雷霆万钧之势携灭赵之威兵临燕国南界时,燕国朝野震动,太子丹更是恐惧,于是将刺秦的谋划紧急提上日程。我们在文本中看到了燕丹的惊慌失措,也看到了荆轲沉着冷静与果敢睿智,他不但将先前谋划的刺秦行动果断抛出,而且还清醒地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并解决之法,可谓思虑周详,才堪大任。
面对太子丹之不忍杀樊於期,荆轲便主动而为,私见樊於期,以其胆识、魄力和卓越的口才,说服樊於期,使之以生命相托付,自刎于当前,这一节可看出荆轲的胆识过人、辩才超绝与行事狠辣。
取信于秦王,是行刺的必须前提,而如何去取信于秦王,那就需要深深地知道秦王心里想要的或者是最能打动秦正的都有什么。这需要对秦王有很深入的认知才行。从荆轲在太子丹甫一相请之语即说出秦王之所需,而且以后的事实也确实是献到了秦王的心坎里,打动了秦王,赢得秦王大喜“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来看,荆轲是思谋已久且成熟的,这充分说明了荆轲行事的老谋深算与精明干练。
而游说樊於期,要樊於期自愿献上他自己的头颅,不只是心硬如铁,还要有着对樊於期的深刻了解与对人性的深刻认识,要能胆识过人又侠肝义胆,要从骨子里让樊於期认为死得其所,死得如愿,所以,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然而,荆轲却做到了,足见荆轲的辩才之卓绝与理由之高明,荆轲可以说是眼光犀利,洞察人心。
他抓住了樊於期横亘在心中的最大执念——家族之深仇大恨难报,又提出了为樊於期报仇的一个大胆到极至也最是悲壮的设想——廷刺秦王,但这个前提却是樊於期的人头与燕国督亢之地图。荆轲让樊於期看到了希望,所以樊於期才甘愿为“义”而死,为家仇族恨而死,荆轲之高明当真挥斥八极、驾海擎天、识见非凡!
由此亦可见荆轲之纵横捭阖风范,而对太子丹的不卑不亢之态,尤其是怒叱“太子迟之”的一番言辞,更是凸显战国策士高标独立、抗礼王庭的可贵精神品质。
荆轲的优秀之处,可还不止以上诸点。
易水,一个因为荆轲而举世闻名的所在,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与侠士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间,连同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的无限仰慕与慨叹弥漫于浩瀚的神州大地以及广袤的苍穹寰宇,散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永不消褪的亿万点文化因子,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的龙之传人。
易水悲歌,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个疾恶如仇、慷慨赴义、视死如归的悲情英雄形象,正是因为荆轲以必死之志行刺秦非常之举,欲以一死而求报燕丹解燕国万千生民性命于倒悬,故此才受后人敬仰,比之春秋战国四大刺客的专诸、聂政及要离,荆轲自有不同,专诸、聂政与要离勇既勇矣,实乃“土为知己者死”之属,以死报主恩,为一人而死,荆轲则同为“士为知已者死”,却是以死报国,为燕国民族存亡之大义而死,境界自不可相混!于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具有着高风亮节又侠肝义胆、视死如归的闪光人性的“侠之大者”。
遵着文本的脚步,随事件的进程,接下来,我再从入秦后的情节来分析一下荆轲的过人之处。
至秦后的荆轲,并未直接到秦宫谒见秦王,而是选择了一个中间人,用厚礼笼络了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借助蒙嘉的美言从情感上影响把控秦王,使之失去戒防之心而代之以喜悦与疏忽,使接见顺畅,献礼无碍,为行刺铺平道路。这是什么?这是一种世故与圆滑,一种借力打力。
在这方面,荆轲实为高手。他对世态人情的认识很是深刻,处事不死板愚钝,懂手段,知权宜,通达睿智,这从“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的结果即可以看出。
而当献礼之时,面对秦武阳临阵怯场出现的可能招致计谋败露的重大失误这一严重到极点的突发性事件,荆轲却在瞬间以“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摄,愿大王稍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的高明措辞将祸患消弭于无形,在恭维声中自然又合理地弥补住失误,化解危局,其遇事之冷静多智、才识超群、临危不乱、随机应变等的优秀个人素养也小露峥嵘。
荆轲之优秀是不争之实,无可抹杀,也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