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风—讲师五期-陕西大荔-坚持原创分享395天(健身打卡第118天)
读《尊重与希望》收获与总结:
为了行塑目标,S F B T咨询师在倾听与接纳当事人抱怨与诉说时,并不会特别激发当事人,进行更多负面的探究,反而是对当事人目标充满好奇,企图引导当事人将“抱怨”转变成“想要的”目标,并以“想要什么”来代替“不要什么”的语言陈述。
S F B T目标发展的小诀窍。除了上面描述的从负面到正面,由抽象到具体还包括走多选一,由大到小,由内到人际,由他人到自身。
那如何设定好良好的目标呢?
第一,目标是对当事人具有建设性,重要性,吸引力的,以及符合当事人价值观,即被认同的。咨询师也需注意每一个目标下的的行动的内容与顺序,若都是当事人所决定的,效果会更佳。
第二,目标是可具体观察评量,清楚明确,可反映改变讯号,以及描述着行为动态历程化细节的。
第三,目标具有人际互动情景和行为动态历程的详细脉络。
第四,目标必须是在当事人可控制的范围内及可承担的情况下,有些难度又可能达成的,是合于目前现实与符合成本效益的。最重要的是,目标是在晤谈后立即可行的,而非最终之目的或最核心的议题。
针对当事人可以表达出来,所欲目标来进行咨询工作,对于当事人是一种深度信任、尊重与赋能的行为。但是,如何让当事人从问题困扰中厘清其真正想要的目标并不容易,这是一个精致“同步与倾听”的过程,而目标的形塑也往往是一个不断确认的变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