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绩效并不等于高潜力

高潜力人才预示高绩效组织。数据显示:高绩效员工中只有29%同时是高潜力人才;而在高潜力人才中,未来有高绩效表现的比例高达93%。充足的高潜力人才意味着该组织在未来会有高绩效表现。

HR通过高潜力人才帮助企业成为高绩效组织,张谷雄认为有两把金钥匙。

其一:高潜力人才盘点

高潜力人才盘点固然重要,但做好高潜力人才盘点并非易事。

1、人才盘点PPP模型,PPP模型根据时间维度将高潜力人才评估标准划分为了三个部分,Performance ——过往的绩效、Present ——现在的素质能力、Potential ——未来的潜质。

目前企业的人才评估标准大多是前两个,将关注点放在了员工的过去与现在。但数据证明,对于人才的未来表现,过去绩效与目前能力素质的预测力并不高,而潜质评估则远远高于前两者。如果能够从过去的单一维度、二维维度评估中跳脱,达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估,高潜力人才的预测力将得到巨大提升。

2、人才发展CBA模型。知,是行的先导,指知理论、知自我。在探索新事物的过程中丰富自我认知世界,总结并修正知识体系,是为“知”的最高境界。行,是悟的载体。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将知识快速转化为能力。悟,是知到行的关键环节。从知识转化到行为很重要的一环就是悟,其关键是有无认知觉醒。

根据多年的人才发展经验,发现在整个发展有效性的比重中,知的占比为10%,行占20%,悟则达到70%的效果。

其二:关注新生代高潜力人才

第二把金钥匙指关注新生代的高潜力人才——校园人才选拔与开发。校园招聘有其重要意义。

首先,要强调精准匹配,看重人和企业岗位的匹配,特别是从潜质的角度评估被评估者和岗位的匹配度。

其次,加强用户体验,如动态投射、场域观察等技术不仅形式创新,而且能带给候选人良好的用户感受,同时避免了传统测验社会期许偏差、候选人可参与培训预测、评估师标准不一致等缺陷。

再次,在校园招聘过程中,除了认知评估外,也关注行为评估,这是针对候选人言行不一致的较好解决办法。除了问卷、访谈、无领导小组讨论外,VR测评通过将专业性与有趣性加以结合,在行为评估方面带来了新的突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部分公司会强制绩效正态分布,比如 S:5% A+:10% A:20% B:40% C:20% D:5% 这让不少管...
    果见管理阅读 4,363评论 0 1
  • 人力资源管理结果“定性”多于“定量”一直是硬伤,人力资源部门被迫追寻数据化、可测量化,可如果方法不对,标准不科学,...
    邵帅Jello阅读 3,294评论 0 0
  • 如何理解与应用“人才画像” 一. 从“用户画像”到“人才画像” 人才画像最早的概念缘起于美国交互设计之父艾伦库伯提...
    华夏智业MTS阅读 12,584评论 0 0
  •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作为HRBP,你天天跟人打交道,那被问到公司的人员配置、潜质人才、有没有Bug等等这些问...
    人资狗阅读 13,987评论 0 14
  • 当今社会竞争加剧,企业对领导力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企业因内部缺乏有效人才培养机制,造成领导数量不足,进而从外部聘用...
    拆拥阅读 3,6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