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2月12日凌晨,赵尚志带领部下向梧桐河方向转移,部下刘德山说:“咱到菜园子屋里暖和一下。”又说,“你们先去,我去解手。”说罢,他转身到赵尚志身后,举枪射向赵尚志。
赵尚志也立即扑倒在地,举枪朝刘德山打去。最终刘德山被击毙,赵尚志受重伤被扶进附近一个农家小屋,屋内新婚不久的女主人被吓懵了。但听说是赵司令,便用结婚缝制的被褥包住赵尚志。
此时一队日军和伪警察,在另一个刚从赵尚志身边溜走的汉奸张锡蔚带领下,也悄悄追过来了。一番激战后,赵尚志昏迷过去。醒来后的赵尚志才知道,自己身边的5个人中,竟然有两个是汉奸。
东北的抗日跟别的地方有所不同,除了共产党的基本队伍外,还有很多杂牌军,他们一会儿情绪高昂的跟着共产党打日军,一会儿自立山头去做土匪,一会儿干脆投靠日本人做汉奸。
在抗日初期,赵尚志不愿意与他们为伍。但是赵尚志带领的游击队一直活动在珠河一带,也有不少这样的杂牌军,赵尚志曾与这些队伍麻烦纠纷不断。
这让赵尚志认识到,要抗日必须联合这些杂牌军,于是,赵尚志放下成见,收编了许多“山头”,成立了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部,赵尚志被推选为总司令。
不过这样队伍中很容易出现一些汉奸。比如,赵尚志为了收编一个叫于九江的土匪,和他结拜为“兄弟”,任命其为第七师师长。但于九江匪性不改,被赵尚志兵不血刃的用计拿下。诸如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
但赵尚志相信每个人终归都有民族良心,所以,许多次打仗,只要对方是中国人,他就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棍,骑在马上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凭借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短短的几年间,赵尚志部队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6000人,赵尚志带着部下,打了不少胜仗,半年内杀死杀伤敌人8000多人,有人发出“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的感叹。
为了聚拢人心,他经常把缴来的枪弹物资分发给各种抗日队伍,同时帮助他们壮大力量。
就在这时,赵尚志被派往苏联,他的部队被改编为第三路军,由他手下的第三军政治部主任李兆麟出任总指挥。赵尚志在苏联被困一年半后,又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
他带着100多人的队伍回到东北,发现自己当初6000多人的部队,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死的死散的散,所剩无几了,以前收编来的部队也已经大部分叛逃。
由于急于扩充实力,在吸收队员时,他没有认真考察,被日伪特务混入,引来杀身之祸。1942年2月12日上午,在受伤8小时后,赵尚志牺牲,时年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