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又get 一个新技能——煮面条。
之前学会了煮汤圆。
这一次,二宝和爸爸去了爷爷奶奶家,家里就我和他,问他晚上想吃什么,他想也没想就说:面条。
当时我在码字,正好,为了锻炼一下他,就远程告诉他该怎么做。
等我弄完出来,水正好烧开。教他如何下面条,如何放调料。小伙子学的挺认真,最后吃的也挺认真。
还不停的夸奖自己做的面好吃。
今早,大宝七点就起床了,我懒床一觉睡到了九点,直到大宝来叫我起床我才知道。
问他吃什么,还是想也没想,就说:面条。然后,自己还主动的去点火,烧水去了。
等我收拾好过来,已经在放面条进锅了。
我忙着炒了一个土豆肉片,也喊他一块看看,我说:“这样以后,你就知道怎么做菜了。”
炒肉的时候,有点溅油,我烫到了一点,就告诉大宝离远一点,小心烫到。
这时候,大宝主动说了一句:“妈妈,原来做饭不容易,挺辛苦的。”
我就顺着他说:“是啊,你也看到了,不容易。平时爸爸做饭很辛苦,我们要感谢爸爸,珍惜爸爸的劳动成果。以后叫吃饭,马上过来,还有,不浪费粮食。”
我们家主要是爸爸在做饭。大宝似乎也明白我说的话了。
中午喊吃饭,迷恋电视不想吃。我就说早上我们约好了的哦,大宝马上开心的跑过来吃饭了,没有以往的哭闹。
作为父母,在育儿这条路上,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这一件事,也让我明白:要让孩子有参与感,有成就感。不能从小就惯着孩子、溺爱孩子,以免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只有让他从小参与劳动,他才会懂得感恩。
不用担心累到孩子,劳动只会让孩子更智慧,在劳动中学会解决问题。
要舍得用孩子。
今天下午,爸爸陪着,大宝在小区玩轮滑,无师自通,已经滑得很好啦,小孩子的潜能真的是无穷的。
我在家看完抗疫系列纪录片《在一起》。
作为一个生活的重庆的湖北人,还作为一个回家过年,亲自体会到湖北封省,直到3月,离鄂通道打开才回重庆,我更能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与不易。
只能说,我们生活在了伟大的时代,和一个以民为主的国家,我们是幸福的。
我们最终战胜了病毒,我们等来了2020的春天。
看完《在一起》下楼,爸爸对我说,大宝今天突然跑来对他说:“爸爸,你说我老了,死了以后,还叫**和**(他的小名和大名)?”
这个问题,把爸爸问的一愣,不知他为何会突然这样问,但爸爸还是告诉他:“可以的。”
大宝又滑了一圈跑回来问爸爸:“那我死了之后,妈妈又把我生出来,我还能叫**和**吗?”
这一次直接把爸爸问懵了,爸爸想了一会儿,说:“能,必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