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河出发,乘8号线地铁,自朱辛庄站抵金鱼胡同站,走东华门大街,转从午门进,沿故宫中轴线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其后巡游东六宫,绕一圈至神武门,回访御花园后转西六宫,其后参观雕塑和陶瓷展馆,最后由东华门出,故宫的行程即此结束,一路步伐不停,走马观花,赏景阅人,脚乏身疲,但还算赏心悦目,不虚此行。
故宫位北京城中心,从1420年即永乐十八年建成,迄今六百余年,历明清24帝,其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整座宫殿布局谨严,显得恢弘大气,映射出封建帝王的无上权威。
行游有感:①虽然游人如织,人潮汹涌,但遥想百年前的皇宫里,空旷宫殿,门禁森严,夜色如墨中,值夜的太监宫女该会是多么的空虚与无助,皇权下的压抑感,即使穿过了几百年的时间长河,也能透过厚重的宫墙,浸润到我这游客的身体里,让人从心底里升起凉意。②宫殿垒台而筑,尽显恢宏大气,但殿与殿间相隔距远,且城高墙厚、阶梯往复,不说人在里面会不会迷路,就是每日从一座宫殿到另一座宫殿,怕不也会走断腿。③没有见到电视里描绘的御膳房、浣衣间、太医院等布局,也没有见到冷宫和太监属,想是功能失去后都被人为拆除了,所以即使身在故宫,也难以感受当年的生活画面。尤其是下人居住的地方,更是无从想起。④故宫里几次失火,可见防火安全教育做的不甚到位,其他的设施设备现在多已看不到了,但是各个角落放置的铜盆铁罐的储水器皿倒随处可见,但内中已没储水,所以还留着不知是何道理,如果是为了建筑结构的完整,那么其他的诸如兵器架,灯笼,屏风等物想来应该也是随处可见的,但是却没有,如果是为了保留蓄水防火的功能,却又并没有储水保存它该有的功能,所以还是不甚明白。⑤现在的建筑上已经全部采用的玻璃加镂空雕花木质窗户,不知道这个玻璃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面加上去的,按理说古代不应该就这么大范围的使用玻璃制品了啊。⑥紫禁城最大的不足在于,少树且缺水,除了外城环绕的护城河,和御花园的小片绿意之外,无论是外朝的三殿还是内廷的三宫,竟然寸草不生,且无井也无泉。入眼所见除了空旷的石板路、高耸的围墙和殿台楼阁外再无外物,难怪会让人感觉到压抑,可见天然并不适合居住。所以,历史上那些久不出宫门甚至一辈子没出过宫的皇帝性情变态也是情理之中,应有之意了。清代的那几位能够想到在相距15公里的所在兴建圆明园、颐和园用以避暑和休憩,也是合理的。
走一路,看一路,思一路,很多东西很多事情,只有身处其地身临其境,把自己放置于同样的环境里,才能够真切的体会和感悟到那些课本、书籍、影视剧里的感觉。反过来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行者无疆,智者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