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大部分时候都是和蔼可亲的,但是避免不了有被气的头晕脑胀的时候,这时我们的情绪可能就会忍不住火山一般喷发出来,冲动之下,很容易做错事,伤害到学生。因此学会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工作才能更得心应手,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所以,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职业特质需求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表现。另外, 教师职业角色是多样化的,作为家长的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我们更应该做到热爱学生。那么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二、遇事冷静15秒
课堂上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这样那样的突发事情,教师难免会对着学生大发雷霆,事后想想又后悔莫及,追悔莫及。比如:课堂上老师正在认真讲课,但有学生小声交流;上课铃声响了,还有学生慢慢悠悠进教室,还不打报告;早上课本作业不带......数不清楚让我们想发火的瞬间,如果我们忍不住生气发火,板着脸,气急败坏的拍桌子瞪眼睛,甚至还歇斯底里高声斥责、言语讽刺,课堂气氛就会骤然紧张起来,学生带着恐惧上课,整节课战战兢兢,不利于课堂上思维的运转。更为严重的是,可能会有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对立的情绪或行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降低。
就像狄更斯在《荒凉山庄》中所说: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冷静、沉着。唯有冷静了,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冷静15秒,再处理问题,会更加的客观,不会带着怒气、带着情绪,就不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举动。
三、用微笑面对学生
笑容能直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亲近感。在走进教室时别忘了微笑。每时每刻,我们做到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用笑容来教育学生,学生在快乐中也会学到更多知识。
四、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
所谓宽容就是有气量,不计较,能容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是在错误中不断成长的。而宽容能够在师生之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大人也会做错事说错话,何况学生。所以宽容和谅解他们的不足,并且理智地处理问题,会让我们自己不断成长,学生也收获颇丰。我们要以平和的心态与孩子对话,并冷静平和地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超越自己。当我们忍不住想要对学生出手的时候,请您忍一忍,并告诉自己:宽容一些吧,我们不要跟小孩太较真。只要多一些宽容,摒弃苛刻,我们会收获更多。
五、学会转移情绪
暴风骤雨般的发泄,可解心头之气,得以心理平衡。但教师的狂怒,不仅使学生挫伤自尊,也会损害教师身心,损人不利己,当怒火中烧时,我们要会转移愤怒,冷却情绪。受益的是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如暂不处理,继续按部就班完成手头的工作;或先让学生到办公室想一想自己的做法正确与否,也给自己一些思考时间。训练有素的教师总善于用冷处理的方法保持泰然自若。
六、稳定情绪,正面引导
批评过程,难免有情绪化,但是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宽慰几句,以好的结束语结束对话,回归到正面教育上来,给学生希望。例如,“我的话讲得重了点,希望愿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老师刚才太激动了 ,但希望你能听进我的话,认真改正,我一定会高兴的。”有这类结束语使学生感到勉励之意,认为“这番批评虽然严厉了点,但是为了我好”。相反命令式,惩罚式的结束语,如:“听不听由你”、“如果再犯决不轻饶!”这些教育效果可能没有正面结束的效果好。
总之,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并不容易,但只要经常反思,不断学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