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和老师对不听话或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习惯贴上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等负面标签,认为孩子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于是利用周末和假期给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和培训班,以为只要把他们的课余时间塞满,孩子就没办法玩游戏看电视,就能专注于学习。但这往往激发孩子的反感,不但容易引发家庭矛盾,课堂效率也不高。
《如何说孩子才肯学》这本书的精髓是: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励他们实现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这本书属于《如何说》系列亲子教育丛书,目前在全球销量超过700万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为我们解决了很多教育中的难题,提供了很多沟通的实用技巧。
一、如何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
在学习中,孩子常常会受到一些看似不重要因素的干扰,比如同学抢了自己的笔、和同桌发生口角、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等,这时,他们的情绪就会像小恶魔一样跳出来,失去理智。如果我们以为他们能处理好这些情绪而忽视它,孩子内心的委屈得不到解决,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
作者提出: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情绪,试着去表达他们的感受,而不是随意地进行批评或给出忠告。
1、对学习感到无聊
当孩子讲到一本自己不喜欢的书时可能会抱怨这本书真无聊,如果老师或家长急着纠正说:“不,这本书很有趣,你应该静下心去阅读”,孩子首先会感到你不理解他,无论你怎么强调这本书有趣,他都会听不进去。如果我们回应的是“你不喜欢这本书,对吗?”孩子就会感觉到被认同,随后打开话匣子继续聊下去。
所以,对孩子的负面情绪要理解并接纳,让孩子感觉到鼓励,会继续努力做好手中的事情。
2、想要偷懒
面对枯燥的学习,孩子不可能永远积极向上,当他要偷懒时,我们不要急着给他贴上懒惰的标签,而是试着为他营造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比如,孩子说他不喜欢数学而不想上数学课时,家长不能给他灌输例如数学对升学非常重要等大道理,而是试着去理解他们不喜欢数学的心情,并且主动帮他们幻想:“要是世界上没有数学就好了,对吧?”孩子会感觉非常惊喜,他很清楚这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能让他们在短暂的逃避中得到发泄,重新找回自信。同时,他会觉得家长特别理解他的烦恼,如果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他也愿意找家长倾诉。
当然,孩子在发泄时,我们在接纳他们情绪的同时,还要告诉他不能用语言伤害别人,更不能运用武力。
二、吸引孩子合作的技巧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孩子的目标或期望往往与我们不一样,他们往往会被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目标分散注意力,从而表现得极不配合。
作者提出,我们可以描述、表达、提示,但不要指责。具体就是通过描述问题和表达感受,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如果孩子仍然没有意识到,可以给一定的提示。在这过程中,不能指责更不能贴上任何负面的标签。
作者认为,简单地描述问题,能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本身,孩子会更愿意对他的行为负责。
对于性格比较粗线条的孩子,描述问题并不足以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就需要表达感受了。表达感受时,不要指责孩子,只说实际情况和自己难过和失望的感受,可能会让孩子感到自责并改正错误。
如果孩子还不配合,就要给他一定的提示了。提示的方式有几种:
一是用简单词语或手势进行提示。这个技巧适合于反复提醒多次的情况,比如孩子第N次带笔记本时,我们不要抱怨说:“跟你说了多少次要带笔记本,可你从来就记不住!”其实我们只需要简单地说三个字“笔记本”。
二是陈述性提示。当孩子犯错时,平静地陈述道理可以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而不用侮辱性的提示。比如,孩子在桌子上乱画时,我们可以提醒他“桌子不是用来写字的,字要写在纸上”,而不是要说“你在干什么?谁让你在桌子上乱涂乱画的?”
三是用便条传递信息。孩子都讨厌说教,如果换成一张简明扼要的便条,孩子会有一种完成任务的使命感,他们会重视便条上的内容并乐于实施。
四是采用游戏的方式去化解矛盾。可以在刻板的生活中加入幽默的调味品,一个笑话、一次角色扮演或假想中的游戏,会大大提升他们的兴趣,变得乐于配合。
三、表扬和批评孩子的方法
我们通常觉得,表扬孩子不需要技巧,只要是赞美的话孩子都爱听,至于批评,孩子肯定不喜欢。其实,行之有效的表扬和回避锋芒的批评对孩子来说都很重要。
1、表扬
表扬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太棒了”“你好聪明”“你真能干”这样空泛笼统的评价,而要多使用描述性语言,去肯定他们的行为、努力和过程。因为孩子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所以不喜欢空泛的赞美,而是希望有人能认可自己的努力。
2、批评
对于孩子犯的错误,他们希望能在心态平和的状态下得到我们的帮助,以便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所以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错误上,而要先从孩子的优点和成绩开始描述,然后再指出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描述好的方面时,不妨带着赞许的神情,而在指出不好的方面时,应该尽量不带感情色彩去描述事实。
与孩子的交流是需要技巧的,关键点是仔细了解其付出的努力和存在的问题,并用清晰具体的语言、不带伤害性的表达方式来说出来,让他们心服,并乐意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