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其,在这个公司,这个职位上,已经呆了十年了。虽然在公司资格很老,但也只是一个资深的老职员。
十年来,同期来的同事,要不做到了高管,要不另谋出路;而黄其之所以这么“稳定”的呆在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这家公司是他舅舅的,他舅舅多次想要给他调职,但黄其总是拒绝,为什么呢?
这就是第二个原因,黄其觉得,人的一生的追求不过是健健康康、有车有房、有饭有粮、有妻有子,他现在都有,水准还可以,为什么要活得那么辛苦呢!
其实,黄其也不是没有想过要好好地拼一下,来个热血青春。可他最后还是“发现”了人生的“奥秘”:既然折腾到最后,生活最终都要归于平静,何必绕弯。
是,生命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尘归尘,土归土。可不一样的是: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是大多数,成为世界长河中界石的却寥寥无几。
蜉蝣,微小,有生之年只不过一日而已。它的一生无人记起,亦无人惋惜。
昙花,之所以有“一现”的形象,是因为昙花从花苞到凋零也只不过三、四个小时,且在晚间绽放。昙花虽是“一现”,但却将自己幽幽的清香在夜间送入人们的鼻间,使得能夜起观赏它玲珑美妙的模样,更是为自己赢得了“琼花”、“月下美人”的美称。
蜉蝣,昙花,同是短暂的一生,却在人们的记忆中和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同的记忆。前者,只留下生之短暂让文人骚客对比、感慨;后者,却让文人骚客为之吟诵、称赞。
若论长短,蜉蝣尤胜;若论价值,昙花完胜。
若它们从开始便想着最后的结局,蜉蝣尚且还好,昙花又何必“一现”呢,起步白做功夫。
人活一世,虽然要想得开些,看得开些;可也不必太过开了。
上学,最后的结局还是找工作,上什么学呢?虽常常用比尔·盖茨、韩寒等来说,读书未必重要;可是他们毕竟已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才半途停下去做自己中意的事的,并能成功。
婚姻,最后的结局好点的话是两个人相依为命,有爱情滋润到最后的,太少,所以最后都只不过是搭伴过日子。那就不要谈什么恋爱,不要结什么婚,等你老了,找个人搭伴不就行了。
有的人想着想着,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感觉自己在人生的境界上已步入超我境界。于是也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平庸一生。
既然如此想得开,人的最终结局不就是死去吗?那为何不快点赶向终点呢!
因为啊,好死不如赖活着,那么就请收起你的完美想象。
好好地想想,运气好的话,你有几十年的岁月;这些光阴最后与其被狗吃了,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干一场,常常热血沸腾的滋味。
活着,就去干一些活人应该干的事,甭老是惦记着结局。要知道,过程不一样,看似同样的结局事实上完全不同。
我们知道司马迁的荣辱一生,谁记得为他实施宫刑的是何人;我们记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可谁又记得同样归于尘土的那个刁难他的官吏;我们知道“诗仙”李白,谁有知道为李白研磨的人是谁呢?
是,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彪炳史册的人,但在没有正是被宣判离开人间之时,总还是可以努力,可能达到的。不去努力,永远体会不到“可能”的滋味,它比想象中的更令人回味。这滋味,也许在你离开之时,感到毫无遗憾。
人可以活得通透,却不可懒活。好好地“在其位谋其政”吧,别还没活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