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会经常听到一些女孩子说,我没有安全感。
很多男孩子觉得,安全感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事实上,缺乏安全感的人,又怎么会有男女性别之分呢。
引用某百科的解释,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1、不自信的人,往往缺乏安全感
朋友H跟我说:很多时候,我宁愿和朋友倾诉心事,也不愿告诉父母我有哪些困扰。
H的这种心情,很多人都感同身受。
H在上小学的时候,方便面、济公丹、唐僧肉这些零食很受孩子们的青睐。有一次,她把攒下来的钱买了几包零食。恰好邻居一个同龄女孩来找她玩,H的妈妈不由分说就从朋友手中拿起一包零食递给了邻居女孩,H当时有一丝不悦,但迫于妈妈的威严并没吱声。
可是当邻居女孩走了之后,她发现自己剩余的几包零食也不见了,顿时委屈感涌上心头,珍爱的东西被人抢走是什么感觉,那一刻,她再也忍不住了,向自己的妈妈哭诉邻居女孩偷了她的零食。可是H换来的不是安慰,也不是仗义相助,却是妈妈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不就是几包零食嘛!我怎么生了你这么小气的孩子!
H说,从那以后,她遇到委屈难过的事情,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都不敢也不愿再向妈妈倾诉,因为每一次倾诉换来的都是指责,她会渐渐觉得,自己原来这么多缺点,甚至走进社会,走入婚姻,每当遭遇不公的时候她除了隐忍,有的时候还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很差劲?是不是真的都是自己的错?
H说,前25年她很少听到妈妈的赞扬,大多数时候都是否定的话语。有一次,她穿了一条新买的裙子,妈妈忍不住夸赞一句:我女儿还是挺漂亮的!H激动了一个下午,可她转头一想,会不会是因为裙子的衬托,妈妈才会觉得她漂亮呢?
H其实很优秀,但她在面临很多重大抉择的时候,往往表现出不自信。
心理学家说,不自信或因童年安全感缺乏。
心理学家把“安全感”称为人的心理免疫系统,安全感是儿童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良好的安全感是发展完善人格的基础。不自信、懦弱、怕出错、怕做不到、不敢反抗不敢说“不”、甚至滥交、购物狂、工作狂、囤积症,这都是婴幼儿时期缺乏安全感所导致的。
2、不信任他人,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相比朋友H母亲的做法,我觉得另外一个朋友S的做法更为可取。
S是一枚崇尚科学育儿的年轻辣妈,她有一个5岁的儿子,有一次她带儿子去某商场的室内游乐园,儿子投了币玩投篮机,她去旁边的柜买水,等她买完水转身返回的时候,看到儿子正在跟一个同龄的小男孩起了争执,两人你推我搡。
这时,S听到小男孩的妈妈拉开了自己的孩子,正当S准备松口气的时候,小男孩的妈妈指着S的儿子,低头对自己的孩子说道:“不让玩就算了,不要像他那么没礼貌。”
S走到一脸委屈的儿子面前,问清楚事情缘由,原来是因为儿子在玩投篮机,那个小男孩跑来跟着一起玩,还试图把儿子挤开,儿子连失几个球,于是气愤之下还手推了小男孩一把,而整个事情的发生过程,小男孩的妈妈就站在旁边看得一清二楚,非但没有劝阻自己的孩子,反而抱着孩子站上投篮机捡球。
S拉着儿子快步赶上那对母子俩,她先是让儿子为刚才的那一推向小男孩道歉,接着她义正言辞地对那个妈妈说道:“请你以后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侮辱他的人格,他不是一个没礼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尊严。”
每个字都铿锵有力,说完,她带着儿子离开了,游乐园里来来往往很多人,她全然不顾旁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眼光。
朋友S原本是个性情温和的人,生活中属于很耐撕的那种,但也许是为母则强,也许是她认为孩子的尊严远比旁人的议论更重要。
我不敢想象,如果S当时选择的是H母亲的做法,不问缘由地对自己的孩子训斥一番,那孩子内心翻腾的委屈要多久才能平静,他被贴上的“没礼貌”的标签是不是真的永远撕不掉?更重要的是,亲子关系的裂痕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
很多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束手无策、欲哭无泪,事实上,做父母的有没有反思过,自己青春期的时候是什么心理状态呢?很多时候,孩子真的需要我们真正的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更需要我们最基本的尊重。我们羡慕国外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的相处方式,可是我们却做不到蹲下来跟孩子讲话,遇事先听听孩子的想法。朋友之间是平等的,父母与孩子之间却是不对等的。
其实,从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隶属于任何人,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渐渐长大后,属于他的自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都会逐渐展现出来。
父母,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引路人,也应该是孩子这一生最信任的人。
3、缺乏安全感是什么感觉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篇帖子,帖子中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A小姐,在A小姐三岁时,父母工作忙,把她寄养在一个姨婆那儿。姨婆有个孙子,大她两岁。然后,悲剧开始了。
A小姐几乎天天挨打。有时,被欺负到不行,向老太太告状,可老太太怎会向着她呢!每次告完状,那个孙子就会更变本加厉地欺负她。
再后来,她受不了了,天天哭着要找妈。终于,她爸妈来看她,她把受欺负的事说了,她妈告诉她爸,A小姐的老爸觉得这只是孩子间一般的小打小闹,又没弄伤什么,无关大碍。于是,她妈的担心,在她爸的那份风轻云淡下,消失掉了。
此后,欺负变得更严重。可到了这个地步,A小姐已知道,是一点希望都没了,只有忍。
直到有一天,姨婆的孙子带了一帮男孩子到家里玩,等玩够了火枪大炮,他们开始打A小姐的主意。他们想知道,作为女生的她,为什么不像自己是站着尿尿的。于是,A小姐被他们拖到一个弄堂里扒光衣服,像只猴一样拿来研究。
耻辱还不止于此。这群男孩子还往她身上丢地上捡来的虫子。看着A小姐被吓得哭成狼叫,他们笑得越发肆意……
上了学的A小姐,变得不愿和人交往。因为她的孤僻和戒备,很多时候,A小姐成了众矢之的。老师不喜欢她,家里的长辈不喜欢她,挨打挨训跟吃饭一样频繁。人人都认为,她受嫌弃,那纯粹是她自己的错。
等上了高中,这种情况慢慢好转,因为A小姐的成绩变得很好,也就没有人欺负她了。但她的那种孤僻的性格一直没改变。
A小姐5岁之前的照片都挺爱笑的,后来的照片都不见她笑了。
在很多家庭,仍有着太多父母,他们把自己与邻居、朋友、亲戚的情分看得比自己孩子的尊严还要重。一旦孩子受了欺负,他们一定不会说是别人家孩子的不对,要么轻描淡写掠过,要么先下手训斥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很多孩子的人生,就是从父母的一句“无关大碍”开始发生转变的。
缺乏安全感是种什么感觉?害怕。害怕什么?害怕会被这个世界抛弃。
孩子通常都是“自我中心论者”,他以为一切事情的发生都跟他有关。“我被欺负了,但父母没有第一时间保护我……”被抛弃第一回,被抛弃第二回,当被抛弃的次数多了,安全感就会一点点的消失,在他们看来:我是受嫌弃的,不值得被人爱,所以父母不要我。
于是,他开始不相信父母,继而将这种不信任蔓及他人,即使长大后也难同别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在种种不安里,最终丧失了相信自己、相信这个世界的能力。
父母每一次的忽视,都会削减一分孩子的信任。
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立克森所述,幼儿需要得到来自主要照料者可靠的爱,才会形成对外在世界基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最后,套用某一期《中国新歌声》节目中汪峰老师说过一句话,觉得很不错,分享给大家,原话是:“每个人都是一个钻石,只是这世界有灰尘,来到这里就会脱去灰尘,闪耀出钻石的光芒。”
每个孩子也都有一颗钻石般的心,闪耀着对这个世界的满满善意,父母作为引路人,所能做的,除了尽可能地保留孩子内心的善意,还应该在他/她需要你们的时候,挺身而出,让他/她成为一个有安全感的人,一个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