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很是耐人寻味。据说美国总统克林顿小时候非常聪明,小学四年级之前年年考第一,门门功课都是优,每年都会评最佳。可是他的同学并不买他的账,所以他感觉很孤独,没有玩伴。因此他经常很苦恼。这一年他又都是满分,包括课外活动等等方面全是优,可是老师并没有给他评最佳,而是让班里一个各个方面都不如他的同学评了最佳。克林顿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告诉了他的母亲,母亲也很是纳闷,很认真地看了他的试卷,没有一处错误,很好满分啊。于是就领着他找到了老师想知道是为什么。
老师看着迷惑不解的母子俩,轻轻地说到,我非常了解你的儿子,他的确是很优秀的,无论是成绩还是其它的各个方面,他都是最好的,可是他年年都得最佳,这也让别的同学失去了很多机会,同学们会想,反正他都是最佳的,我们是没有机会了,于是就会产生不思进取的想法,你给他们一次机会,自己也不会失去太多,反而帮助了同学,这样他们才会尊敬你,不会疏远你。他的母亲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领着克林顿回家了。
从此以后克林顿再也没有当过最佳,他每次都把机会让给别人,这种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不仅赢得了很多朋友,也使他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懂得谦让,给别人机会也就是给自己机会。这使我想起了中国的老话: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凡事不要做绝,处处都留有余地,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就像国画当中的留白,那是必须要有的,你都把它画满了,也就失去了它的韵味,毫无美感可言。
那对于人的健康养生来讲,退让也是很重要的,凡事不要都斤斤计较,争个你死我活。难得糊涂,事事留余,吃饭七分饱,过饱九分毒。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没必要事事强出头,退让既能化解矛盾又能培养感情,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身体有好处,你不生气了,你看淡了,心胸就开阔了,身体自然也就健康了。就像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教授楼宇烈所讲的: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这是哲学养生法,同样也是适合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各种生物之间讲究的也是互相尊重平衡的原则,这样地球才会绚丽多彩,人类的生存质量才能提高。
儒家养生讲进德,道家以保真养生,佛教以静心来养生。如果你对这些不甚了解,那么就学学哲学吧,哲学能使人明理,哲学能使人长寿。北大哲学系的教授平均年龄88岁,大部分人都90以上。那什么是哲学呢?哲学源于希腊,按照词源是热爱智慧的意思。就西方学术史来说,哲学是对一些问题的研究、涉及等概念。早期,哲学衍生出科学。后来,哲学成为与科学并行的学科。读史使人明智,学哲使人明理。
再回到开头的退让话题,退让不等于忍让,退让是有原则的,是有底线的,如果没有底线,那就不是退让,而是忍气吞声了,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退让是一种宽容,宽容原谅别人实际上是对你自己的一种救赎,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是你款待自己的最好礼物。有时只有远离和缄默,才会让自己变得简单和干净。并非逃避,远离和缄默是给自己的身心和视觉一个独特的位置。如果不懂得远离和缄默,就难以走出自己的道路。远离和缄默,也许会让你得不到什么,但至少也不会让你失去什么。那是一种境界,如同星空面对尘世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