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姊妹七人,再次离开平塘,于九月三十日上午直奔荔波小七孔景区。
因为离国庆放假还有一天,游人不是很多,不堵车,所以大约九点多钟我们就到了景区西门。
我和老伴及四弟、四弟媳是第一次来,大姐和三弟夫妻俩都曾经来过。
停好车来到门前的广场上,大姐看着这高大漂亮的西门,感慨的对我们说:
“比我来的时候气派多了,原来只有一个门,前后也没有这些塑像。”
小七孔景区距离贵州荔波县城34公里,它是国家5A级景区,2007年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
在宽仅1公里、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是世界热带雨林中最美丽的原始森林和旅游胜地。中国美丽的地方很多,小七孔只是其中的一处美丽的景点。
小七孔距离大七孔有三公里,摆渡(观光)大巴分两个不同方向行驶,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之一。大姐说:
“小七孔好玩些,去过小七孔再去大七孔,就会觉得大七孔没意思了。”
“大自然好比是大、小七孔的父母,它也像人间某些父母一样偏袒小儿子,把大多数好东西都给了小儿子,大七孔只有梦塘、恐怖峡、天生桥、妖风洞等几个景点。”也有人如此说。
今天全程我们都听大姐安排,进了门很快就登上了前往小七孔游览的大巴车。
02
随着大巴车的启动,行驶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我们和所有游客一样,以宁静愉悦的心情,呼吸着山中富足新鲜的氧气,欣赏着窗外美丽的风景。
大约不到十分钟,大巴车停了下来,下车后往前走不远,眼前的景色一下就吸引住了我们。
这里有一片湛蓝色的深潭,似一块纯净的蓝宝石,嵌镶在两边的大山之间,大山和山上的植物的倒影折射在水面上,犹如在这蓝宝石上刻画了美丽的图案,使其更是漂亮了。
我正兴奋的拍着照片,听见身后的老伴和四弟媳大声惊叹道:
“好美啊!快看,这里的倒影!”她们和其他游客一样,一脸的喜色,一会指指点点,一会咔嚓咔嚓的拍照,嘴里还不停的说着、笑着。
这个景点叫卧龙潭,原名翁龙潭,在喀斯特暗河——卧龙河的出口处。以前这里是一座电站的堤坝,因小七孔景区“申遗”,电站被撤除了,堤坝深潭保留下来成了一景。据说由于水内含有硫酸铜,所以呈现的是湛蓝色。水面没有一丝一毫的风。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涟漪。
卧龙潭边怪石嶙峋,古木森森,暗河从崖底涌出,在潭面上却见不到踪影,即使是发洪水,潭面也犹如镜子般平静。
我和老伴、四弟媳顺着观光路线逐渐走向潭边,见路边的湖面上有一条小鱼船,船上的人瘦瘦的,身穿一件黑色衣服,一条肥大的白色短裤,脚上套了一双浅蓝色的水鞋,估计是这湖上的保洁员。但见他并没有划着小船去工作,划船的竹篙横放在小船上,手里拿着一个网兜,弯着腰在水里一下一下的捞着,小船不停的摇晃,我看了几分钟,每次只看到他的网兜出水面时,都是干干净净,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捞着。岸上有十几个游客在围观,我们把这一“景观”拍下来后,由于好奇,也走到了岸边,近距离的观察一下,想弄清这位“保洁员”在干什么。
这时有一位游客忍不住问了他一句:
“你在捞什么呀?”
只见他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的回了一句:
“手机掉到水里了。”
几分钟以后,实在捞不着了,他才慢慢离去,用手上的长竹篙点在岸边,使劲撑一下,小船就离开了,向潭对岸驶去,只见他的竹篙左一下右一下点在在船两边水中,等船快到潭中心时,再看这卧龙潭,又是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画卷:湛蓝色的水面上,有一条做工精美的渔船,船上一个小小的人影。给这玉龙潭的美景增加了新的活力。
大姐、三弟和三弟媳因曾经来过,没有我们这么多惊叹,他们和四弟一起,早就来到了拦水坝边,欣赏坝上流下去的水帘,在那等我们。
看过这块湛蓝色的“玉”,我们也来到了水帘边上。只见这是一处半圆形宽大的水帘瀑布,它不像黄果树瀑布那样气势磅礴,到像一排很细很细的白色纱线,看不到一丝缝隙,潭水翻过卧龙坝上形成雪崩似的滚水瀑布,响声如雷,雾雨蒙蒙。
离开卧龙潭,走到一个供游客休息的长廊,已是中午时分,我们坐下来休息,吃自己带来的午饭。其间老伴一时兴起,拿出她的陶笛,即兴吹了一曲《绿野仙踪》,这是一首描写茂密森林里小鸟欢唱的曲子。优美的陶笛音乐,减轻了我们一路的疲劳。
03
接着往下走就是水上森林和各种奇异的跌水瀑布。
树木和藤蔓长在水中,河水冲击各种形状的石头时,形成大大小小的白色浪花。一些年轻的姑娘小伙,索性脱了鞋袜,光脚踩在水里的石头上,接受浪花的冲击,清澈的水流穿过幽绿的小树林,把他们的脚趾洗得如同 白玉 一般,阳光间或从树林的枝丫中流泻到身上,那触感也似流水般轻柔。在凉爽的水里 顺流而下,那种惬意让人感觉舒服到了极点。
虽然我们们这般年纪的人无意像他们那样脱鞋走进水中,可看到他们那灿烂的笑容及享受大自然无私奉献时的快感,还是非常的羡慕。
我们踩着河边的石板,或是有惊无险的走过河上的小桥,我们都忘不了拍摄照片。
我刚买的华为P20手机有足够大的内存,可放心的拍摄照片和视频,同伴们高兴的在一个个让他们兴奋不已的画面里摆出各种自己喜欢的动作,有时哈哈大笑,有时高歌几句他们会唱的歌曲。从那些拐来拐去的石板或者各种奇异的石头上走过河面时,多半我都要给四位女士录一段视频,她们总是喜欢披着不同颜色的纱巾,迈着舞步翩翩走来。
04
水上森林里的河流上,有20多个不同形状的深潭,都像一块块湛蓝色的翡翠,嵌镶在大山之间的河床上,每一处沈潭上都有一个高低、大小、形状各异的瀑布直冲而下,潭面上都出现一朵朵白色的浪花。
河水不顾一切、势不可挡的流向下游,一路上不断有山上直冲下来的瀑布补充,河水的“队伍”得到不断的扩大,到了小七孔桥,河面宽了许多。
从卧龙潭出来大大小小一共有68级瀑布,山上下来的瀑布大多是顺着山形往下流,一路遇到各种石头的阻挡,那里阻挡得住?于是本无颜色的水流跳跃起来,形成了白色的浪花,像一条白色的飘带握在绿色大山的“手”中,跳跃着流向河中。一根、两根、三根,有的山上还有四、五根的“飘带”,永不停止的奔向河边。它们全都是从半山之中涌出,“走”出大山之前,不知它们最初是从那里来的?
我们继续一边观赏一边往前走着。走到一处宽大的瀑布前,只见从距离山顶不远的森林中,流出的水马上分散成一片白色的水花,两股大的厚实的水花和旁边跳跃着分散成几种形状的“线条”,在空中飘荡着奔向山下,好像一位老者茂盛白色的胡子,正在迎风飘动,又像两棵长有须根的白色人参贴在大山之上。
听着哗啦啦的流水声和瀑布飞速而下产生的轰鸣声,我们赶紧拍照留影 。
“刘哥,快看,你跟我拍的这张太好了!”三弟媳像中了奖一样兴奋的对我说。
我心想,不就一张照片嘛,至于这么高兴吗?
“你不知道吧?”她神秘的告诉我,“你拍到了一只大鸟,你看,正好飞在瀑布和山顶上面的一只大鸟!”
那是我刚拍完发给她的照片,看她如此兴奋,我也马上打开手机找到了这张照片,果然是一只大鸟,可能是一只鹰。蓝蓝的天空上,没有一朵白云,这只鹰展开两只翅膀在空中滑翔,正好在画面上方的正中间。它似乎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我们,也在欣赏这巧夺天工的大自然美景。
大姐她们几个也赶快过来看,都为无意中拍到的奇观赞叹不已。
翠谷瀑布的瀑水在两座山头之间出现,呈多级下跌倾泻,瀑流从近山垭口处喷涌而出,瀑流处是七八十度的陡坡。瀑高约六七十米,远看似条玉带悬于山间。水顺山势倾泻而下,略呈上小下大的扇形态势,多条水流交叉穿插,浪花飞溅,水雾蒙蒙,犹如群龙下山,清新悦目。
“达达…达达…达……”
我们站在翠谷瀑布对面的河边,刚拍了几张照片,一阵紧密的鼓声把我们吸引了过去。
就在左边的平地上,围了一圈人,我们赶紧跑过去看。只见地上放有一个半人高的大鼓,一个水族小伙子正在有节奏的敲打着,五个水族姑娘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手上拿着一根像小鼓棒一样的木棍,跟着鼓点欢快的跳着民族舞。接下来有四个小伙子,也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开始表演他们的节目。
只见他们手上都有一个陀螺,同时将一根绳子全部缠在陀螺的外圆上,跟着鼓点同时将陀螺抛向离他们不远的圆盘里,四个陀螺分别在四个圆盘里飞快的旋转着,有一个表演者走近圆盘,把两个旋转的陀螺接在两只手上,陀螺还在继续转。这可能是这个民族自己的杂技表演。舞蹈和杂技都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就这两个节目反复的在这里表演。在他们中途休息一小会的时候,四弟走上前去,欢快的拿起鼓棒,“达达…达…达达”的敲了大概一分多钟。
在我们离开的时候,后面的鼓声又响了起来,听着鼓声,我们向前方的飞瀑走去。
从半山飞奔而出的瀑布,它们比那些小瀑布的“性格”暴躁很多,从半山出来,它们直接飞向河边,从空中、在山下路上游人的头顶上方飞过,形成一个圆弧壮的水柱,气势磅礴、响声如雷。估计水柱的直径在300~500毫米之间。它们像一条条白色的蛟龙,一头砸下来,亲吻着河边的石头及树木时发出轰隆隆的声音,然后急匆匆的与上游下来的河水混合在一起,继续往下游去了。
05
大约不到五点,我们来到了小七孔桥边,这是我们今天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
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桥长25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15(1836)年,昔为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
小七孔古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
小七孔古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这里原本只是一个静谧深邃的自然山林,两岸住着许多居民。其中一个瑶族村寨里有一对年轻的情侣相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族内村民与长老坚决反对,迫于压力,他们最终选择了私奔,离开这里。
当他们逃到七孔桥的时候,汹涌宽阔的河水拦住了他们的去路,面对身后紧追而至的村民,两个人甚至做好了一同跳河殉情的准备,也就在这时,他们眼前突然多了一条有着七个桥孔的石桥。
原来这是七仙女被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为他们造了一座七孔桥。
七个仙女也警告他们:
这座桥之上有着神的祝福,凝结了时间和命运的神秘力量,以至于他们在桥上每走一步,就会随之衰老,同时代表着他们彼此走过了一个年华。
两人毅然走上石桥。走过七孔之时,他们皆已两鬓斑白,徐徐老矣。直至他们的生命消逝之时,两个人依然紧握着彼此的手,尽管他们只携手走过了短短百步,却已然是执手至老,无怨无悔。
后来当地居民为了纪念他们的忠贞爱情,将小七孔古桥称之为“忠贞桥”。
七孔古石桥看似单簿,但几百年来它经过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迄今完好无损,可见其建筑工艺的精妙。
我们仍然是选择各个不同的角度,拍摄这座古桥、古桥下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找到喜欢的背景,互相拍照留影。
休息够了,我们意犹未尽的离开了小七孔桥,向返程观光大巴停车点走去。
2019年11月1日于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