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疲于应付一些事物时,个人的创造性就会大大下降。但如果能真的投入其中,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今年学校每个月都会举行一次主题教研活动,用示范课和讲座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主讲老师均是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本应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所执教的内容也应该是可圈可点,很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但这样的活动好像现在已经变得有些出力不讨好,原因可能在于挤占了老师们的上课时间,导致老师对于这样的活动产生了极大的抵触情绪。早上8:00—8:40老师们上自己的课,然后活动从8:50准时开始直至11:40。这长达3个小时的活动中,老师们或偷偷批改作业,或低声交流,或备课批注,很少有人真的去认真倾听,去发现执教者的精彩设计。最后的评课环节虽采取了抽号的形式,想要以此来督促老师认真听,但每个评课老师都蜻蜓点水般只捡优点一说了事。更何况,听评课地点在餐厅,上面在评课,下面阿姨摆放碗筷的声音此起彼伏,真是好不热闹。
深思这一现象,难道不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存在吗?
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多少形式大于内容的设计或安排。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任务为载体,创设真实的语文情景,带领孩子在活动中探索学习。现在大家的课堂都有了任务推动的影子,但活动的过程依然是老师带领学生在进行一问一答式学习,探索的过程何在?例如,在学习《古诗词三首》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初读三首古诗词,去发现它们在形式上的区别,然后去问一个为什么,最后在对比分析中揭示“五言”和“七言”,“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以及“词”的特点。这样由发现到质疑,再到探究,再到梳理总结的过程才是学习的过程,才会让学生记忆深刻,才能真正的学会。
而今天在批改学生所写的“身心分离的那一刻”的片段时,发现孩子们上课走神的时刻比比皆是。那么,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成为其中重要的一份子,这样的现象会不会少一些呢?明天在执教《四季之美》时我想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