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角度来看一下潜意识留下的蛛丝马迹。
1、 一个人能表达出来的愿望,并不能反映他的潜意识,但是他的行为,却能反映潜意识。比如:一个人希望自己有规律地生活,不要熬夜,但是做不到,这呈现了潜意识层面的自虐倾向以及死亡焦虑,在他潜意识层面,睡觉意味着结束这一天,而死亡意味着结束这一辈子,都有结束的意思,他觉得睡觉是某种意义上的死亡,所以不敢睡觉,而并不是睡不着。
2、 我们用意识去做事情,是达不到最高境界的。比如游泳,如果在游的过程中,老在意识层面想着如何去做动作,这样肯定游不好。开车、交际等都是同一道理,只有在潜意识的支配下,如鱼得水地去做,才能做好事情。有很多作家写书,写文章,从来不打稿子、不列提纲,采用的是直接写,随着心走,随着那时那刻的感受尽情流淌和发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质高一筹。
综上,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扩大一个人的意识范围,即尽可能地让潜意识意识化。换句话讲,就是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更加觉醒地活着。
那么,没有被意识化的潜意识,有些什么样的特征呢?
1、 它不能分辨,什么是过去的。潜意识缺乏时间定向力,受潜意识支配的人,可能用过去的方式来应对现在的人际关系,也可能用幻想来替代现实。(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有这样的倾向)
2、 潜意识分不清楚你我他。一个人抱怨婚姻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其实是小时候的那个他,在抱怨他的父母。
3、 潜意识跟意识,经常是相反的。
一个人的潜意识是智慧的宝藏。有很多不被我们所知的潜意识,一旦被意识化,就会变成我们心灵的一部分,让我们有力量、内心更为宽广。但较为可悲的是,很多人的意识范围在逐渐缩小,如:损害他人利益、短视、不遵守社会公德等,都是意识范围的缩小。
总体来讲,对潜意识的了解,会促进潜意识意识化,这个过程,可以使我们的人格变得更加完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的愿望变得更容易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事与愿违”的事情就会自然变少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