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了一位前辈的演讲,深受启发,决定也从自己的角度来看看这个世界。关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演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是么?
在两千多年前诗情画意的诗经的王国里,有这样一首诗写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经·采葛》”。你看啊,多么婉转动人的表达,在诗经里一天可以是365天,还可以是更长,因为这份度日如年的思念无法用言语表达。
2019年是建党98周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年距离我参加工作已经快一年了。离开青葱校园,走进教师队伍。我从初出校园的迷茫到初入职场的努力,从选择岗位的困惑,到思考何为教书育人的初心,这一年,我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刚才所说的“诗经文化”的讲解,是我理想中的语文课,也是我不断尝试把它带进课堂里的一个伟大设想,仅此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时常会被动摇。在课堂上,当我每次花费大量的时间讲诗歌背景,讲语文背后的文化,讲文学常识的时候,我能从学生的眼睛里看到光芒,看到那种求知的欲望,可是,当他们问我,老师,这个考试考吗?我说不考的时候,他们顿时黯然失色的表情从来都让我很心痛。
是啊!考试考得从来都是名句默写,哪里是那个“风雅颂赋比兴”的无比灿烂浪漫,让人心灵返璞归真的语文世界呀!
“可能不考,但是——”
我还没说完,学生已经按捺不住了:“那老师您多讲讲考试技巧和套路吧,那个实用!”
我呆站在讲台上,无所适从,是因为我不会模板和套路吗?怎么会,我们现在拿出手机随便一百度,网络上关于语文答题的技巧应有尽有,学生想听多少,我可以讲多少。但是啊!网络上可以得知的东西,手机随便一搜就可以搜到的东西,我站在讲台上像个复读机一样再重复一遍有什么意义,语文课的意义何在?教育的初心何在?
有天在语文课上,有个孩子睡着了,我看着他说了一句:“玉树临风前,驴骡正酣眠”学生好奇的问我啥意思。我说:丑的人都睡着了,帅的和漂亮的都还醒着听课呢!同学们哈哈大笑,原本睡着的学生也一下子坐起来说:老师,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我瞥了他一眼:我要是你,这句话我会换个说法:君莫欺我不识字,人间安得有此事。
就在那一瞬间,我好像知道了语文课的意义。那些大家费心钻研的考试技巧,那些答题套路,都只是把学生教成了千人一面。因为套路谁都会用,用的只有更好,但是学生自己呢?学生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不会表达内心的波澜,不会运用所学感知生活的魅力。
就像网友所说的,看到一群鸟儿飞过湖面,只会乱嚷嚷:我去,好多鸟儿啊!而不是深情的吟诵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当工作在外,不得承欢父母膝下,不得与儿时好友把酒言欢,夜深人静时孤身一人除了叹息“还是家乡好”外,脑海中还能浮现一句“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只知道低头学习别人教给他们的考试重点,却不了解知识背后的文化,最后的结局,我想只不过是我们又培养出来一个个没有“气血”的中学生而已。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美丽的面孔太多,但独特的灵魂太少。“有趣的灵魂”和“好看的皮囊”,你选什么?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从来都不是一道单选题。就像那句话所说的,你的气质里,藏着我们读过的书,爱过的人,走过的路。当你读书破万卷,那么从眼神举止中流露出的才情,一定会为颜值加分。那种睿智和知性,是多贵的化妆品都装扮不出来的。无论这个世界多么浮躁,始终要保持一颗单纯的初心,因为它会带领你披荆斩棘地超越一切阻碍,直达自己心中的方向。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呢?我想: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实用的知识,还要给他们诗和远方,引导他们发现美,向往美,进而创造美。在寻找诗和远方的过程中,不断认知自己,提高自己,掌握个人的命运,最后创造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习总书记曾深情的讲到:教师不能只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教育战线上,我只是一名新兵,我的教育初心也没有那么伟大,只是希望通过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立足岗位,做一个喜欢讲诗经,喜欢讲诗歌背后故事的“小先生”,因为上这样的语文课,我甘之如饴,踏实无比,寂静欢喜。要是再有学生问我:“老师,你讲的东西考吗?”
我会告诉他们:“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要考,因为老师讲的是一个当代中学生的初心,老师身为语文人的初心,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