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生贵在复盘。
这不,17年已过去了六分之一,年初制定的那些计划说出的那些豪语犹在昨日,那么,回看一下,自己这两个月按照当初的计划进行了吗?
我知道,永远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而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有为自己而鸣不平的呐喊:最近实在太累了,太忙了,年还没过完,孩子上学就好了……
我们期待完美,但是完美的生活桎梏太多,我们渴望山顶上壮美的景色,可是却被半路上的芬芳所迷醉。久而久之,依然是始终如一的不满意,看呐:
恋情不顺;
薪水没涨;
家庭关系死气沉沉;
体重依然渐升不降;
甚至还有日益严重的拖延症;
……
当然,这些现实,其实映射了是我们不想面对的自己。因此,我们越来越着急,越来越有激斗心,:嗯,明天起一定不能这样了,要重新开始。希望所有的事都能有好的转机。
但是过了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到了年底,往往发现:一切如常。那到底是谁跟自己作对?怪周边环境咯?怪身边磨人的人和事咯?
大白菜是北方人冬天餐桌的常客。如果注意观察会发现,在温暖的环境下,它极易腐烂,而且大多数腐烂是从菜心开始的。
通常,人也是一样。我们的周遭境况其实是围绕着我们自己而变的。也就是说,你有多好,你的周遭环境就会有多好。反之亦然。
这些不如意,好像是围绕自己展开的一个巨大漩涡。
02
最近看了《28岁未成年》,一个叫凉夏的女孩,因为无意中吃了魔法巧克力拥有了短暂回到17岁的能力。
因为回到了自己的17岁,她没有眼前失败恋情的痛苦,相反,17岁的她,天真烂漫,画画天赋极佳,惊诧所有人。
可是,魔法巧克力的神奇魔力只有5个小时。5个小时后,她依然得面对同样爱到无法自拔,但不愿意与她结婚的茅亮,依然得面对十年爱情的灰飞烟灭。
到底是什么,让她在十年里也迟迟无法得到想要的婚姻?
当然是她咯。
正如回到17岁的时候,她问闺蜜:“我现在已经是画家了吧?开了几次画展?一定很有名吧?”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她颓然卧在沙发:“不会吧,那我这10年都干了什么?”
是的,她的10年完全围绕这一个男人转。她视茅亮为男神,为他每天保持最优的状态,她的生活重心、喜怒哀乐,都交付给了他。
唯独忘了自己。
她忘了自己曾经要成为画家的梦想,放弃了出国深造,10年里,她的世界只有一个男人,可终究还是留不住他。
10年来,她从一个天真烂漫,志向高远又才气过人的女生变成了无所事事,庸庸碌碌,放弃梦想,放弃自我的“活死人”。
是的,没人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一成不变的人。她在庸庸碌碌的蹉跎中,生生把自己变成了没有价值,没有追求,没有自我的人。
回到17岁的她,依然遇到了无法自拔的男孩严岩,为了一直跟严岩在一起,不惜延长魔法巧克力的魔力,甚至差点死掉。
无论是回到17岁还是11年后,究其根本,凉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忘记了自己。
正如影片的最后,她与17岁自己的对话:
“我们在乎自己吗?我们是怎么一步一步在感情中迷失自己的?”
无论是单纯无谓的17岁,还是战战兢兢的28岁,她为爱情而活,完全顾不了其他。
最后,她全力为自己而活,却赢得了爱情。
03
曾经和妈妈一起看电视,有个母女温情的镜头,闺女抱着妈妈,跟她说各种动情的话,让人看着十分艳羡。
妈妈戏谑着酸涩:“看看人家的闺女,跟自己的妈妈那么亲密呀”,言外之意不言而喻。
我当然理解她的话和感受。但我的记忆里,我所感受到的母爱的表达方式永远是浅尝辄止,虽然很爱很爱,但表现却很淡很淡。
对于爱的表达,父母绝对是孩子的典范。
同样,很多年轻的父母羡慕别的家庭美好的亲子关系;很多男女哀叹为何别人和妻子(丈夫)相处的模式和谐温馨。
其实,有没有想过,其实你的羡慕里,往往忽视了所有的过程?
好的好的亲子关系,少不了长期的陪伴和耐心;好的婚姻关系,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不然呢,那个在对方跟你撒娇时,却粗暴打断TA的人是谁?
万事皆有因果。
在对待任何事的时候,如果能先想到自己的问题,对于人生诸事会看得清亮许多。
其实,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会这样”。哪有那么多“他们不应该这样”。
一个神奇的规律在牵引着万物的运行。而我们自己,是那个规律的牵引人。
每个人都有成长史,以史为鉴,有没有发现什么?
站在舞台上,回望过去的自己成长史,有没有“那时的自己怎么那样”的念头?
只有当你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才会万分惊诧:
“那个时候我怎么那么胖?”
“那个时候我怎么那么缺心眼?”
那个时候我怎么会看上TA?
“那个时候我怎么那么懒不知道奋斗?”
“那个时候我怎么那么不知道好歹?”
不自知的时候,走在错误的轨道上,感觉是如此艰难。当某一天你豁然开朗变得不一样的时候,惊觉得,已经在轻快的轨道上奔出去好远。
路漫漫,常自省。远离那个沉浸自己的漩涡,人生,要不时去复盘,但更要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