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降温了,一夜入冬的感觉。早上送小朋友去学校的路上,突然想起了儿时的一些小事。
我小时候生活的乡镇,在东北。那里的冬天,从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基本都是被雪覆盖的。每天早上起来,第一眼看到的,永远是玻璃窗上厚厚的一层夹着冰碴儿的窗花,很厚。教室里面,取暖用的是铁炉子,但效果嘛,哈哈,基本是靠近炉子的同学,有时候衣服都会烤糊,但是角落里的同学,还是裹着帽子手套和大衣上课的。学校的平房教室,不说四面透风,可也绝对算不上暖和。小小班的小朋友,经常是“取暖基本靠抖”,就是不停的跺脚。有一次,班主任老师嘱咐我们班,县里领导要来听课了哈,大家要坐端正啦,表现好一点哈,集中精力认真上课啊,一定要表现好。小朋友其实是不知道什么是“表现好”的,反正大概就是不能说老师和学校有任何不好的吧。
听课那天,校长带着县里的领导,在校园里各班视察,然后领导“亲切”地问小朋友们,“大家冷不冷啊?”。
“不~冷~。”答的异常响亮,绝对不能说学校不好的地方。
“那你们为什么都在跺脚啊?”依旧是笑眯眯的领导问,
(片刻的停顿)“冻~的~”回答依旧整齐响亮。
诸如此类的小事儿,可多着呢。
上课上到一半,有小朋友的棉袄被烤糊了,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倒不是因为冷,是因为怕回家挨揍,因为这一冬天,就这一件像样的棉袄。后来,那一个冬天,他就每天穿着那件带着个大窟窿的棉袄来上学。
有小朋友带的午饭是红薯,直接扔在炉子上靠,结果还没到中午,香味出来了,老师课也讲不下去了,只好勒令小朋友以后不许带红薯在教室里烤。结果第二天,换成了土豆,有时候还有玉米。
我呢,有次早上饭盒里带着一满盒饺子去上学,那可是过年才能吃上一顿饺子的年代啊。结果,路上滑了一跤(也许是很多跤,不记得了),正巧自己压在了饭盒上,不锈钢的饭盒就在我的小身板下扁了,然后那天中午吃的就是剩下半盒压碎了的饺子,还有半盒就留在了雪地里,自己一边吃一边哭,心疼的。
那个年代的苦与甜,一去不复返。
不过那时候,还挺幸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