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凭什么一下子蓝成了这个样儿
哀伤全都浮起来了。
太阳照样待在比我高的地方
发青的山峰个个戴了一顶金帽子。
我在想,也许能乘势升到光芒的上面去
独自一人去飞。
——王小妮《在飞机上》
每一个清晨,人影匆匆的地铁站台,车来车往的十字路口,都见证着城市的苏醒,我们在混沌的世间沉浮,为了生活奔忙游走。
但我们也都依然坚信着,自己的内心依然存在着自由而纯粹的灵魂。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于是便有了旅行。
毕淑敏说:“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长大了都变作井底之蛙。这不是你的过错,只是你的局限,但你要想法弥补。要了解世界,必须到远方去。”
对于诗人王小妮来说,一个人的真正人生,不该从课本开始,而是要在旅行中启动和打开自己。
王小妮,1955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中文系七七级毕业,海南大学诗学中心教授。出版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等诗集,《手执一枝黄花》等散文随笔集,非虚构作品集《上课记》(2册)等,短篇小说集《1966年》,长篇小说《方圆四十里》等各类著作共33部。曾获“安高诗歌奖”“2002年度诗歌奖”“华语传媒诗歌大奖”“新诗界国际诗歌奖”“美国西蒙斯大学诗集奖”“李白诗歌奖”等。
|要在旅行中开启自己的人生|
童年时,王小妮住在日式老房子里。还没识字前,先认识的是世界地图,它贴在卸掉了门扇的日式拉门里,和床铺平行,很方便看。
对于王小妮而言,那是一幅比任何图画书都耐看的挂画。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名字,涂不同的颜色,它们都在中国以外,有的连在一起,有的被蓝色的海分隔着。
“地图展示出那么多的未知平面,很多和我们平行存在的地域,世界很大,我们只是其中之一,不是中心,更不是全部,这是我对世界的最早认识。直到后来有机会踏上其中一小部分,才真切地发现每块另外的土地和那里的人们都立体而鲜活,虽然是同样的日月山川风吹水动,却有那么多的不相同。”
| 在平凡世界中,捕捉转瞬即逝的诗意|
其实对于王小妮,我们最熟悉的,是她朦胧派的诗歌。
简洁、明澈、沉实而轻盈,于静默中直击或折射着那些稍纵即逝的诗意。
在20世纪八十年代那个诗歌潮流起此彼伏的时期,王小妮一直保持着从容而平和的心境,这使她的文字,如她的人一般,朴实而不乏生活的力量。
至于她的随笔、散文,也不觉间充盈着吟游诗人般的细腻。
于是,在这本散文集《安放》中,王小妮便用美妙而从容的文字,记录下了行走在大疆世界之中的所见所想。
如一幅幅速写般,对世间风物的描绘。就是她半生为人,注目这个世界的方式。
《安放》收录王小妮16篇精品散文,其中,《在鸭绿江的另一边》入选北京文学年度文学排行榜、《文学中国》2003年度选本;《柏林没有墙了》入选《文学中国》2004年度选本。
这里有在柏林墙前对历史浩劫的缅怀
有在维也纳对大师席勒的艺术人生的追忆
从甘南郎木寺的诗书藏经
到天堂草原呼伦贝尔的绿意苍穹
从古朴静谧的大理喜洲
到充满故事的香港岛
在《安放》中,有的不仅仅是一寸寸土地上的风俗人情,和那些简单而情感深远的故事。
她的散文,会穿越迷思,透过风景,用透明、有寓意的方式,道出人世的精彩,以及生命和事物背后隐藏的哲理和奥秘。
在带领我们领略山川大河之美,行走于大疆世界之间,体味人情的同时,文章中那些可见、可触摸和敏感敏锐的诗性,也将会不断地启发着我们的心智,安放我们那些自由而纯粹的灵魂。
购买链接: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