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会,
不自觉的承担很多东西,
承受不了,但又放不下来?
受伤的小孩,
你已长大,
有能力让自己过得更好。
很多的成年人在小的时候,可能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当父母在吵架的时候,孩子都是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吵,有的孩子甚至会说,把所有的错误罪责都归于自己,只希望父母不要吵架。
如果这一招不管用的话,孩子甚至会通过让自己受点伤、生点病,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父母的情绪,使得吵架的双方不得不因此而停战。
孩子自恋的认为,他可以拯救爸爸妈妈的关系,至少,他能拯救父母的情绪。
当孩子一直处于这样的拯救情结之中,他会变得容易过度承担他人的责任。
如果父母能够分清边界,告诉孩子,这是父母之间的事情,和他没关系,孩子尽管难受,但是会卸下心里沉重的包袱。
但是很多家庭的边界常常是不清晰的,爸爸妈妈之间的争吵,永远是让孩子背负情绪。
孩子便定型在了拯救者的位置上。慢慢的,这也变成了我们的人格模式。
生命最初的关系,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自我、人格的形成,就是在和妈妈(或者其他重要的养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形成的,这些关系模式构成了我们的人格。
国外有个很出名的实验叫《Still Face》,关于婴儿对情绪与表情的敏感。
在视频的前半段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愉悦的婴儿,正在享受与妈妈之间的互动,孩子发出动作,妈妈开心愉悦的呼应,每次当妈妈回应孩子的时候,孩子面露笑容、开心满足。
这个过程中,妈妈始终都在呼应着孩子,围绕着孩子的感觉,围绕着孩子发出的信号。而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好的,有价值感的。他在妈妈的眼中看到了自己。
在后半段的视频里,妈妈调整了一下,再转过脸来的时候面无表情。仔细看看婴儿的神情,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吓到缓不过神来。
然后,孩子想试着用之前和妈妈互动的方式来呼叫妈妈。但是没有效果,停顿一阵子后,他使用了讨好、表演、大叫…各种方式,但都无效,最后孩子伤心痛哭。
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是孩子围着妈妈的感觉转,去和妈妈建立关系;同时妈妈也围绕孩子的感觉和孩子建立关系。
这个实验不到两分钟时间,孩子已经哭的不成样了,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妈妈的情绪就是他的世界,而现在,他的世界崩塌了。
当孩子的感受不被妈妈看见时,孩子为了维持关系,孩子会围着妈妈的感觉转,然而就失去自我。当我们的感受不被看到的时候,这种感觉太可怕了。
所以我们会形成各种各样的保护层,发展出各种策略切掉真实的感受。而拯救者的模式,就成了一直围绕着他人的情绪而工作。
当妈妈出现愤怒、焦虑的时候,孩子会感觉到恐惧、害怕。孩子会开始想办法围着妈妈的情绪绕圈圈,孩子会自恋的以为可以帮助妈妈承接住那些情绪。
我们为别人的情绪去埋单的第一课,就是在这里学会的。然后由此慢慢发展,把这些沉重的责任感扩大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迎合、讨回、承接别人的情绪和感受。
每个人都会有处理不了自己情绪的时候,父母也不例外,那当父母因为吵架,或者是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了孩子,该如何弥补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呢?
第一, 和孩子道歉,告诉孩子他没有错,父母之间的争吵和他没有关系。
第二, 告诉孩子哪些是自己的情绪,父母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孩子不需要去为父母承担这部分的情绪。
父母负起对自己的责任,孩子才能学会放下不属于自己的包袱。
然而,对于已经长大的“孩子”,放下包袱并不容易。因为这是我们一直存在的模式,甚至可以说,这是我们存在感的一部分。
承担他人的责任,承接别人的情绪,地道的拯救者的角色,如果突然放下了这个角色,你会是谁?这种感觉很容易让我们觉得,好像失去了存在感。
如何走出拯救者的角色?
你需要去觉知情绪背后的动力。
当你忍不住想要去承接别人的情绪的时候,当你忍不住想要去为别人的情绪负责的时候,去看看自己的心理动力是从哪里来的。
是真的想要帮助别人,还是因为害怕出现冲突。
当我们可以把无意识的动力,用意识层面的话语说出来的时候,至少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个角色是因为什么的需要。
观照自己的内心,就不会那么容易的被无意识的动力控制去承接别人的情绪。
父母在彼此的指责抱怨争吵后,却让还是孩子的你,来满足他们内在无法弥补的创伤和匮乏。
但是你没有责任,也没有能力去承接他们的痛苦,把属于他们的还给他们,找到你自己,才能发自内心的去爱。
最后,要知道,你已经长大了,有能力让自己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