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木钉
一、
近年来,少年自杀的人数一直居高不下。
1、事发在蜀山区清溪路上的淝滨小区。小区住户向澎湃新闻介绍,20日深夜11时过,小区驶来一辆120救护车,一住户家的男孩被紧急抢救。根据该住户说法,男孩被同住一起的家人发现吊在家中阳台水管上,家人当即抱下男孩并报120求救。“(小男孩)才12岁,上小学,现在放寒假。”
2、
天津市河东区某小学,一名小男孩从顺驰立交桥上,距地面10米高的地方落下,当场死亡。据当时正在桥下清扫道路的保洁员介绍,当时正值中午1点30分,桥下马路较清静,只听“嘭”的一声,一个男孩从桥上落下来,当时看到的人就感到一惊。附近一名目击者说,男孩当时是头朝下掉下来的,所以头部着地,一下子就死亡了。
一份调查显示:曾有自杀意念的学生占调查者的10.9%,曾做好自杀准备的学生占4%。更为可怕的是,自杀已成了当代社会十大死因之一。
现在孩子心理问题发展快速,哈佛理念美藤教育创始人郑托尼老师一针见血地告诉大家:现在的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高竞争感和高孤独感”。
心理问题应该被家长重视了,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只会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没有幸福能力的孩子。
我们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育,对孩子的心理问题重视起来迫在眉睫。
二、
最近朋友圈里一股佛系育儿的风潮吹来,让人觉得耳目一新。还记得上学那会儿,一直喜欢的两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一直向往这种淡然的心态,直到做了妈妈,自然也是希望育儿路上充满平和,拿得起,放得下。正如佛系育儿的理念。所谓“佛系”,当然只是一种调侃,它指的其实是不焦躁、不执著,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百态。
“佛系”的大概意思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反应着90后的人生观。
和育儿结合,则代表:孩儿啊,你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妈妈不会逼你非要多吃;你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妈妈不会陪你作业逼你全对......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海文颖女士在网络对佛系育儿作出了回应,她说道“看到佛系育儿,我眼睛一亮。90后新生代父母很有态度地登场了。很有接纳力嘛。”
是的,佛系育儿清新的育儿理念既不是“虎妈”,也不是“猫爸”。它提倡的是尊重孩子的生命特点,不强制,不干涉,尊重孩子生命波形的自然流淌。
如果,身边的爸爸妈妈们都能有一颗平常心,形成一种包容,承托的养育环境,那么,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惨剧会不会少一点?
三、让我们行动起来,学佛系育儿,给孩子一个真正的家。
1、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这道看不见的墙决定着孩子今后的幸福。
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的疲惫和痛苦。这样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曾有研究发现,得癌症的人80%死于心理疾病。出现奇迹的都是心态足够好的人。很多家长以为吃饱穿暖就够了,不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常常会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和心理建设。
很多人成功,富有,但是却不一定幸福,其中心理问题影响深远。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期,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面对越来越残酷的竞争,心理的强大更是越来越重要,只有我们的孩子拥有一颗足够坚强的心,能坦然面对压力和竞争,能在社会中独自面对风雨,我们才算是拥有了一个健康的孩子。一个人的心理成熟程度决定着他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决定着他是否能感受到幸福,生活得快乐。
2、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如他所是。
不要妄想改变一个人,即使这个人是你的孩子。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难免会看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内向些的孩子的家长嫌弃孩子不爱说话,外向些的孩子的家长又嫌弃孩子太过吵闹。我们都忘了一件事,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虽是你生养,却依然是你之外的另一个人。
什么是家?家是港湾,是外面风风雨雨过后可以停泊的那个码头,只要回家就心安。可是如今,家却仿佛是另一个战场。孩子在外面面对课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回家之后还要承受爸爸妈妈的挑剔和施压,孩子没有一处避难所,压力无处释放,他怎么努力也不是爸爸妈妈眼中的完美孩子,而爸爸妈妈是他们在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依靠。
3、顺应生命的节奏,不刻意制造挫折。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很多家长似乎并不满意,依然坚持不懈地给孩子制造一些人为的挫折,美其名曰:磨砺教育,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就曾提出一个称为“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现象,这种现象在人类身上的表现就是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失败,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充满了无价值感,丧失自信心,变得自暴自弃或者对未来缺乏信心。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反而有可能让孩子更加脆弱自卑。
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只要顺应生命的节奏,让孩子承担起属于他的责任,就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鼓励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不包办,就是对孩子抗挫折能力最好的保护。一个内心充满自信的孩子,才能应对生命中的困难和挫折。
很庆幸看到育儿界的这股清流:佛系育儿。
当家长能以一个宁静淡泊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孩子便不会迷失了方向,他们的生命要靠自己去探索,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以身教引领孩子,让他们飞向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