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孩子又冲突了。我分明能看到我的影子,然而也改变不了我妈妈对我的模式。
之前给孩子报了16节免费的乐理课,孩子是同意去上的。安排在了周六上午9点到10点,已经拖延三周没去上了,今天我好不容易想起这事了,和煊商量,我们去上乐理课吧,他在看刚给他买的《特种兵学校》,头都没抬,也没看我一眼,很不屑地,轻声告诉我说,“不去。”我很不舒服,点了我愤怒的火种。
我说,你不是答应张老师要好好学钢琴的吗?张老师说,要好好学习乐理,要不钢琴成为自己爱好的项目就不容易了。这八次课如果你不去妈妈就浪费了500块钱。
孩子还是说不去,他要去踢球。
我今天上午有事要做,于是说,好吧,那我就去上班了,你等奶奶来带你去踢球吧。我给婆婆打电话,婆婆说今天要回老家办事。我就只能另找别人,于是联系了孩子同学的妈妈,结果同学妈妈说要回娘家看孩子姥爷。我就不好意思再塞给人家一个孩子了。
于是给老公再打电话商量这件事,老公说,让孩子今天别去踢球了,跟奶奶回老家吧。孩子开始不愿意了,语气非常不好地对爸爸说,他宁愿跟着同学妈妈去看他姥爷。我腾就火了,说你怎么就不把麻烦人当回事呢?为什么不能为阿姨着想呢?带着你们三个孩子有多累你知道吗?
类似的话说了好几句,核心意思是孩子应该学会体谅大人,当大人努力了也做不到的事,当孩子的要学着宽容,要学会放下和适应。孩子哭了。
后来,还是我最终妥协,今天上午我请假,送他去踢球,接他回来,我再去上班。
现在我已经在上班的路上,打车,花着60块钱,反思我们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突然想到了暑假出游,朋友说的话,我和孩子沟通交流的太少了,事先没有打好坚实的基础,难免后期会出问题。孩子不愿去上乐理课,能怨孩子吗?我本可以在钢琴的基础上,好好沟通,给孩子做得更好的决心和积极性的。
以前就有另一个朋友说,孩子学钢琴真真的是考验大人呢,我只是给孩子报名了而已,却没坚持着陪儿子学习。
孩子今天不愿去上乐理课,另一个原因是,时间太赶,去得太早,周末基本就不能休息了。匆匆忙忙赶场,还有可能踢球迟到。其实我也很理解。我都不愿早起去上班,孩子这么早去学习,肯定挺不情愿的。然而大趋势如此,孩子需要从小培养勤奋精神,贪图安逸,难成大事。
然而是从哪里没有保护好孩子向上进取的精神呢?还是学钢琴吧,我和他爸爸对这件事从根本上没有做好支持。
对于孩子对爷爷奶奶的抗拒,一方面我理解,爷爷奶奶每次送孩子,都要求煊起得很早,清晨叫煊起床,让煊做那个进校前三名的孩子,爷爷奶奶对煊的要求实在苛刻,慢慢地,孩子不喜欢去奶奶家了。然而也带来了副产品,孩子怎么才能依然保持着对爷爷奶奶的孝敬、尊重,很重要。
为别人着想这事,我需要再反思,太像我小时候的状况了,然而这样让我学会了与人的疏离,不知道我这样影响孩子,他会不会成为今天的我。
今天我为孩子和自己的表现,感到沮丧,很不舒服。不喜欢这样的状态,我需要转变自己,挑战自己的被动和无所作为,能力提升得从妈妈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