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收到豆瓣的推送,即,2021年书影音报告已生成。尽管数据不如往年,但总体上可圈可点。
1.书评
相较往年,今年最大的进步在于,看的每本书都有写书评(读后感)。阅读了23本,就写了23篇书评。内容从开始不知道写什么,到现在能够输出1000字以上的感悟。
2.类型
阅读的方向不再设限,涵盖了自传,哲学,育儿,历史,文学等方面。其中,哲学类是最大的突破,而重拾自传类的书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当然文学类还是占较大比重,毕竟这是我所热爱的。
3.笔记
在读书笔记上,有很大的改进。几乎每本书都做摘录,不是简单的划线,而是将所有觉得不错的句子整理成电子档读书笔记,用于二次阅读。
4.方式
不再拘泥于纸质书籍。开始使用多款电子阅读软件,其中微信读书使用最频繁,主要是它的功能强大,划线评论导出功能很亲民,并且会员身份可以通过阅读时常来兑换。
5.速度
去年,同巧云姐聊天,她说越是好书越要细读精读,质重于量,遇到感触深的地方更要重复的读。深以为然。因此,今年放慢了速度,不再强求自己看多少本书,不再为量而读。
6.选择
选书上也做了调整。不再关注榜单书籍,不再局限于文学类,尽可能的挑选现阶段所需以及想接触的领域书籍,同时以豆瓣评分为参考。
7.尝试
看到书影音报告时,单看书名发现能记住的内容有限,翻看书评发现能回想的部分多了*,结合思维导图,很多细节涌入脑海。思维导图整理读书笔记,是今年刚学的,还在摸索当中,效果不错。尤其是手绘版,效果更甚。
8.共读
有本书是特别的,即《妈妈是什么》。这本书去年看过,今年重复的看,感触极深。从鸟窝到共读写作,几乎每一篇都看了3次以上,同时还记录金句和心得。是我的枕边书,我从中获取了诸多能量。
9.感悟
看了许多年书,今年的收获是最大。兴许和记录有关。小学时,老师就教导过我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果然,真理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10.写在最后
推荐书籍我不擅长,但是只要我看过的,咱们可以一起聊。倘若有好书推荐,欢迎分享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