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小说并不多。可能是我的阅读习惯还不太好!一是,我从前只钟爱看散文,而散文我只钟爱丁立梅。二呢,我没法快速阅读,当大部头的小说摆在我面前时,我通常只看前,后部分,中间部分挑着看。所以,我完完整整看完的小说并不多。于是即便像《骆驼祥子》这样的初中生指定阅读书目,我也是引导女儿阅读时,才来翻阅它。
我读《骆驼祥子》,老实说,我有的是跳读的。如果我不跳读,我是没有阅读成就感的。如果你要在写作上走下去,快速阅读是必备技能。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我一直觉得自己写文章就像那干瘪的骆驼,不够健壮,丰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阅读太少,又太单一。我正在克服这个毛病。
当然,光阅读是不够的,你还得有自己的想法。你得用心去悟,才会有收获。就像很多人都提到的,模仿着写一段。亦或是假如你来写,你会怎么写?写完了再与作者对比一下,你就很快能看到作者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了。当然,你也有可能写得更出彩。
于是,我是带着这样的想法阅读《骆驼祥子》的。
我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很多次,我都停下来揣摩。我感受最深刻的有一段是虎妞支开祥子出去,好让小福子在家接客。祥子一声没出,喝了瓢凉水,走了出去。而走出去后,作者花了好长一段文字描写了外面天气的炎热。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
这一段热的渲染,作者用了很多的手法。让读者感同身受,也激起了读者对祥子的同情。如此酷暑,即便像祥子那样为了挣钱买车他什么都不怕的人,见这么热都有了胆怯。可是见到座儿,他还是想拉!如此可见生活在当时社会的底层人是多么的身不由己。
我为老舍的这段文字拍手叫好。我在想,如果让我来写的话,我可能写不出这么生动的热。这缘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老舍在另一篇文章《怎样读小说》中也有提到这么一点。
假如我们也要写好文章,我们便应该去细心观察人生与事物,观察之后加以揣摩,而后我们才能把其中的精彩部分捉到,下笔如有神矣。闭着眼睛想是写不出东西的。
可见,要写出好文章,一定离不开对生活、人生,事物的用心观察,然后揣摩,记录下来。
另外,《骆驼祥子》这部小说,有所有小说的共性,那就是矛盾,冲突。人物形象的刻画。
没有矛盾,冲突是写不出小说的。本部小说情节很简单,祥子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去营生,而一波三折的,到最后他都没有自己的车。为此,他从一个思想要求进步的青年最后 堕落成了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是祥子的悲哀,也是当时社会的悲哀。读起来,让人好生悲凉,也更珍惜我们当下的日子。
对人物形象刻画方面,我印象深刻的倒是虎妞。她那母夜叉的泼妇形象,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刚出场时就描写她虎头虎脑,骂人跟男人一样的爽快,她色诱祥子就跟个女混混似的,她为了跟祥子在一起,与她父亲吵架,确实跟个男人没两样。所有这一切的人物刻画,都从另外一面渲染了祥子命运的悲哀。生不逢时,身不由己。
粗略读《骆驼祥子》,一些粗略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