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鼓励开始
妹妹看姐姐爬上了滑滑梯,她也爬了上去,但是她不敢滑下来,滑梯有点高。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紧张地喊妈妈,要妈妈把她抱下来。
妈妈心里希望她这次能克服恐惧,变得勇敢一些,妈妈始终觉得妹妹有点胆小。因此故意说:“妈妈上不去啊,妹妹,你自己滑下来吧。”
姐姐在招呼妹妹:“妹妹过来呀,我们一起滑下去。”
妈妈也去怂恿妹妹。妹妹紧张得都快哭出来了,说自己害怕。
妈妈不想放弃:“妹妹,姐姐可以抱住你滑下来”。妈妈以前看过姐姐这样和妹妹玩过。
姐姐马上领悟了,坐到滑梯的顶端,然后伸出自己的右手,做出搂着旁边一个人的样子,然后转过头对妹妹说:“妹妹你别怕,我会抱住你的,就像这样。”
妹妹还是不敢。
妈妈这次是铁了心不帮妹妹,仰着头继续建议:“姐姐,你去拥抱一下妹妹吧。”
姐姐重新站起来,去拥抱了妹妹,还亲了亲她。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招对妹妹很凑效,她马上有了很大的勇气,坐到了姐姐的旁边,姐姐搂着她的腰,肩并肩一起滑了下来。然后,姐妹俩哈哈大笑。
姐姐的策略
在突破恐惧之后,妹妹玩开了,妈妈心满意足地坐到旁边的秋千上看着她俩。
那是一个旋转滑梯,姐姐很喜欢玩。从妈妈的角度看过去,能看到滑梯的顶端和末端,如果孩子滑到中间转弯的那段,妈妈就看不见她们了。
在肩并肩滑下来两次之后,紧接着,妈妈发现那次是妹妹先滑下来,姐姐紧跟其后,妈妈以为姐姐在中间发生什么意外了,没有抱住妹妹。接下来的几次都是两姐妹一起出发,但是转弯过后总是妹妹一个人出现在妈妈视野里,过了许久姐姐才出现。
公园里有两个旋转滑梯,姐妹俩换了一个玩,这次妈妈可以清楚地看到转弯处的情景。
原来姐姐和妹妹肩并肩滑下来之后在转弯的那个地方,姐姐用一只脚抵住滑梯,防止自己滑下去,同时松开妹妹,特意让妹妹一个人滑下去。
再然后,就演变成了姐姐从一开始就推妹妹一把,妹妹先下去,然后姐姐再滑。
这样玩了几次之后,姐姐要求自己先滑,让妹妹一个人坐在滑梯顶端等着。等姐姐着地之后,她再出发。
就这样,妹妹到最后完全可以自己玩了。
看完整个过程,妈妈惊讶于姐姐对这种逐步放手的“培训策略”熟练应用,妈妈甚至觉得姐姐就是一名优秀的教练。姐姐才四岁三个月。
姐姐的耐心
妹妹爬滑梯台阶的速度很慢,本身就行动不灵活加上鞋底沾了沙子有点滑,她每小心翼翼地爬上一格都要停留一下,再接着往上爬。姐姐则很快,一溜烟就上去了。
姐姐每次上去之后都会坐在滑梯顶端等妹妹,同时告诉妹妹,她会等她的。在我看来,等妹妹的时间里,姐姐都可以玩上好几趟了,但是姐姐每一次都耐心等待。
上滑梯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正常的台阶,还有网、垂直旋梯等,姐姐为了打发时间,就选择这些难度系数稍高一些的方式上去,但是仍然需要等待。
妈妈心想,换了自己,早没耐心了。
鞋底沾了沙子的妹妹,即便上了滑梯,从台阶口到滑梯口也是万分谨慎,这个时候姐姐就会重新站起来,从滑梯口走到台阶口去接妹妹,拉着妹妹的手,小心翼翼地过小拱桥。
这个故事到此结束。妈妈要说点其他的。
姐姐的磨蹭
姐姐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慢条斯理的,换一种说法就是“磨蹭”。
比如吃饭,姐姐就可以吃很久,不急不躁,一小口、一小块,同时往往有很多话要说,因为她有很多人要关心,有很多事情要操心。妈妈总是忍不住提醒她,别忘了好好吃饭。她会说:“妈妈,我知道,我知道的,我会吃的”。接着她就会用行动和语言来证明自己,然后极其耐心地展示给妈妈看:“妈妈,你看,我吃了一口饭”,“妈妈,你看,我吃菜了”、“妈妈,你看,我吃肉了”、“妈妈,你看,我吃鱼了”…… 妈妈的一句提醒往往引来姐姐更多的话,妈妈总是不自觉地想到大话西游中的唐僧,感觉自己就是里面的孙悟空,然后好想把自己的“好心提醒”吞回肚子里。
早上上学前的磨蹭程度,也是经常令妈妈万分崩溃。睡醒以后,要发好一会儿呆,然后才肯起来换衣服。刷牙很慢,可以刷十分钟,含着牙刷一点一点刷,有时候干脆含着牙刷不动,要不断提醒她该漱口了,妈妈觉得如果不提醒的话,她可以刷上半个小时。妈妈常常听其他妈妈说自己的孩子起床刷牙五分钟搞定,妈妈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妈妈也尝试过缩短这些个时间,但是,基本无果。姐姐身上似乎有一套自身的理论和节律,强大到可以抵御外界的一切干扰。
事物的多面性
“滑梯事件”让妈妈意识到,任何事物都是有多面性的,孩子身上的特质也是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耐心”这一特质,放在不同的情景之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在这些结果之中,有些是与一般期望一致的,有些则是相驳的。比如说姐姐用自己的耐心发展自己的玩伴,我想这是积极的,是符合一般期望的。而对于生活中有些方面表现出来的“磨蹭”则是不被肯定的。
但是妈妈认为,姐姐之所以能在滑梯事件中用自己的耐心成功发展玩伴,恰恰是从小到大各种“磨蹭”的产物。倘若姐姐从小的慢节奏总被强制破坏,那么,她的耐心势必也就消失殆尽了。
这让妈妈想起了自己。妈妈现在可谓是一个雷厉风行之人,干什么都匆匆忙忙的,已经到了过犹不及的地步了。但是,妈妈小时候却是一个超级“慢性子”,吃饭慢、走路慢、做作业慢、甚至慢到干脆就不做作业了。于是环境给妈妈贴了一个大大的标签:懒。也许是被说怕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妈妈就变成了现在这种“急性子”,而且一刻都闲不住,不懂得休息,走了另一个极端。
保护孩子的本来模样
因此,妈妈觉得,孩子的这些与生俱来的特质首先是要好好保护起来的。就好比左撇子后天被训练成惯用右手,那也是很别扭的事情。因此对于姐姐的磨蹭,妈妈不应该就其本身去修剪她。
如果把孩子的一个特质比喻成一盆花,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之下,这盆花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开花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可能都只有绿叶。倘若当它处于非花季的时候,我为了让它开出一朵花,对它百般干涉,施肥、修剪,也许无意之中,这盆花就被破坏了,到了花季之时,反而无花了。
花也好,人也罢,首先要肯定和顺应他们的天性,然后才谈得上改善。而不是拿一把大剪刀,按着各种社会的标准大刀阔斧地去修剪一番。
这让妈妈想到了蒋佩蓉在《丰盈心态养孩子》一书中关于自我认知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一个人从小树立的自我形象,其重要性是成长过程中的其他任何人和事无法比拟的,它会以种种潜在而巨大的力量影响其生活决策。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担负着极其重要和神圣的任务——尽父母的本分,首先观察、研究、理解并接纳自己,然后观察、研究、理解接纳孩子的本来样子。
目前,社会上父母们的普遍做法很令人遗憾——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优秀的孩子做比较,以此来督促他们,希望能使他们像那些“榜样”一样优秀。事实上,对于孩子建立自尊、这样做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甚至引起他们的叛逆。因为他们会感到,在父母看来,他们永远也不会做得足够好。实际上,父母越是肯定孩子的独一无二,他们越想成为自己本来的样子,也就是做真实的自己。
我们越是清晰准确地向孩子传达真实的自我信息,就越能让他们得以自由释放,从而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
发现孩子的天生特性,发现孩子的本来模样,然后对其尽力保护,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滋养。然而,这需要妈妈付出太多太多太多的耐心,身为两个五岁以内孩子的妈妈,只能默默地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请努力保护好孩子的本来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