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所著《围城》中有这样一段话,众人都喜欢第一个孩子是女儿,既可以帮助家里做家务,照看弟弟妹妹,长大嫁人还能够得一笔彩礼,实在是皆大欢喜。虽然钱先生本人并不是这样对待女儿,但这切切实实体现了中国女人的地位。
《搜神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东越国闽中郡有一座庸岭,高达几十里。在它西北部的山缝里住着一条大蛇,足有七八丈那么长,十多围那么粗。大蛇为祸乡里,因此当地人都非常害怕。有许多东冶都尉和东冶管辖下的县城里的长官被大蛇活活咬死,为了少生事端,一直以来人们都用牛羊去祭祀它,大蛇也就安分了些年。
到了后来,牛羊已经不足以满足大蛇的口腹之欲,便托梦给村民,或者吩咐巫师,说它想吃年龄在十二三岁左右的女孩。起初,都尉和县令都不信邪,继续供奉着牛羊,谁知大蛇大怒,整个东冶县妖气冲天,灾祸无穷无尽。县令一夜白头,只好联合都尉一起将大户人家奴婢生的女儿和犯人的女儿收养起来以做祭品。
每逢八月初一祭祀大蛇的时候,把女孩子送到大蛇盘踞霸占的洞口。待大蛇出来以后,年轻鲜活的女孩被一口吞食,整整九年过去了,县令亲手送去的九条生命永远没有回来,再也没有人家愿意献出自己的孩子。
这一年他们又预先招募寻求年轻女孩,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县里贴出告示,提供女孩者,赏万金。料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几天后,勇夫出现了。将乐县有个叫李岩的人,养有六个女儿,家中没有男孩儿。最小的女儿名叫李寄,想应召而去,但是他的父母不同意。
李寄劝说父母:“你们没有福气,只生了六个女儿没有儿子,所以你们虽然有孩子也像没有一样。女儿没有缇萦救父母那样的功德,既然不能赡养父母,只能白白的消耗衣服和食物,活着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早点死掉,把我的身体卖掉可以换来一些钱,这些钱可以用来赡养父母,这样做难道不好吗?”
父母疼爱她一直不同意她去,李寄就自己偷偷的离开了家,父母最终也没法阻止她的这一举动。李寄独身到了官府,讨得一把好剑和一条会咬蛇的狗。日子很快就到了八月初一,她端坐在庙中,怀里揣着剑,旁边坐着狗。她先把用蜂蜜拌好米麦糊,然后灌进几石米饼里面,随后把这些米饼放在蛇的洞口。
浓郁的甜腻香飘十里,蛇闻见香味便出来了。它的头大的像圆形的谷仓,眼睛大的像一面直径两尺的镜子,闻到米饼的香味后就先爬过去吞食米饼。这时李寄便放出狗,猎犬扑上去疯狂的撕咬这条蛇。李继从蛇后面砍了好几下,大蛇毕竟肉体凡胎,疼痛的翻滚着窜了出来,刚爬到庙中的院子里就死了。
李寄便进入蛇洞察看,在那里发现了那九个女孩的头骨。便都把这些头骨拿了出来,心情悲痛地说:“你们这些人虽然怯懦软弱,但是被蛇吃掉也实在是太可怜了。”于是李寄便慢慢的走回家去了。
越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把李寄姑娘封为王后,把她的父亲任命为将乐县县令,她的母亲和姐姐们都得到了优厚的赏赐。从此以后东冶县再也没有怪异邪恶的东西出现了,直到现在那些赞颂李寄的歌谣还在到处流传。
也许是语文课留下的后遗症,每当看完一个故事,我总会考虑,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想表达什么?若有题目还容易些,但面对《搜神记》中一个个只有编码的故事,我只能自己慢慢联想了。
书中有注释,李寄英勇无畏且智勇无双。她的武力值超群我信了,否则也不能一人一狗屠了造孽,但智谋上,似乎有些欠缺。先不考虑为什么一个小姑娘可以做到的事情,整整一个县用了九年都没有做成,这属于政治领域,我不关心。
我关心的只有李寄对父母的表白,要怎样心寒才能说出这般话语,而李寄的父母又是真心不愿李寄献身吗?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叫无后,李岩就是无后之人。
成为祭品并不是他人强求,而是李寄自己要求,这于我而言,恰恰是最可悲之处,连女孩自己都这样作践自己,又有谁会来珍惜呢?
上帝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这便是原罪。在中国古代,甚至现代的很多地方,生而为女恐怕便是原罪吧。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写作训练第4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