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长寿的八大原因”
——总结自余秋雨《中国文化课》
中国为什么会拥有悠悠五千多年的历史?今天就由我带领着大家去了解一下它长寿的缘因吧。
一、体量巨大
一种文化所占据的地理体量,从最原始的意义上决定了这种文化的能量。
如:这里有了灾荒,那里却是丰年。一地有了战乱,可以多方迁徙。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沧海桑田未有穷尽。这种生生不息的运动状态,潜藏着可观的集体能量。这种内向的宏伟,让各种互补的生态流转、冲撞、翻腾,互融。这就说明地大人广决定了在危难时刻,文化的流动存在着巨大的腾挪空间。
二、从未远征
世界上各种文明由于地理、气候等宏观原因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游牧文明、航海文明和农耕文明。中国文明是“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航海文明都非常伟大,却都具有一种天然的侵略性。而与它们相反,农耕文明需要完成从春种到秋收的一系列复杂生产程序,必须聚族而居,固守热土。这种由文明类型沉淀而成的“厚土”,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素质。正因为“厚土”,所以他们不愿长离故地,千里远征。
中国航海家郑和,最早到达世界上那么多地方,却从来没有产生过一丝一毫占取当地土地的念头,从郑和到每一个水手都没有,这就最雄辩地证明,中国文化没有外侵和远征的基因。
文化的中断常常与跨国远征有关,中国文化基本上避免了跨国远征,因此也避免了中断。
三、以统为大
中国文明是黄河与长江文明,两条大河的治理需要强有力的政权,这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统一的基础。而统一文字使得文化可以延续,如果文字不能统一,无休止的征战终将导致文化被一块块消灭。
四、家国同构
说了统一,虽然归于“一盘”了,若是“一盘散沙”,也就谈不上整体生命力了。
唯有中国,始终让传统秩序成为社会经纬。这未必全是好事,却让中国文化因为有序而延寿。
中国的儒家认为,要建立天下的秩序,应该让一般民众先获得一种具体的体验,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有序图像。这种具体的体验就是对家的体验。于是,一个“私人空间秩序”比照“公共空间秩序”的工程启动了,这个工程的预想成果可称为“家国同构”。
五、简易思维
《周易》说:“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国文化的命脉就是“人文”。
其实,文化就像一个人,过厚的胭脂,过胖的肚腩,过多的浮肿,都不利于长寿。
大道至易至简,小道至密至繁,邪道至玄至晦。中国文化择善大道,故而轻松,故而得寿。
在根子上,中国文化是简易的、轻快的、朦胧的、优美的。具有便于接受和易于传播的特点。
《周易》以“简易”的方式研究“变易”和“不易”。《道德经》也不过五千多字。《论语》是一段段简短、随性、通俗的谈话,一点也没有端出什么理论架势、呈现什么高深形态。
至于庄子,干脆是在写散文诗了,他以轻便而优美的寓言创作,不小心踏入了经典殿堂,受百世景仰。
六、以德为帜
中国文化始终崇德。
当代人分析,中国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西方文化是一种“智性文化”。
智性文化在西方产生了很多成果,对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智性文化的成果始终处于被超越、被突破、被否定的长链上,一旦长久就会面临危机,而不能像德性文化那样,吸引人们永远抬头仰望。
用大德、至善来止息输赢旋转,儒家用了最高明的四个字:“止于至善”。这个“止”,带有恒定、永久的意涵。
而王阳明又为“至善”找到了每个人心里所埋藏的依据,那就是“良知”。从而构建了人们的道德构架,使中国人产生了长久的景仰。当景仰变成一个长久的延续过程,中国文化的寿命也随之延续了。
七、避开极端
中国古人一直推崇中庸之道。中,是中间值,庸,是指寻常态。正是这两方面,构成了普遍意义上的延续态势。
中国文化的基本思路是防范极端,崇尚中庸路线,这是因为农耕文明靠天吃饭,服从四季循环,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共识,宽容多于较真。
八、科举制度
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提供了保存了中华文化的土壤。通过选拔,向政权提供源源不断的管理者,也通过社会治理给予文化传承强大的动力。
由于近两百年的世界局势,中国文化的生命优势几乎全部被掩盖了,甚至被曲解成了劣势,这就使得拥有过最高“世界身份”的中国文化,几乎失去了“世界身份”,为此我不能不一次次的呼唤国际的学术良知,请他们重新读一读世界史,尤其是世界史中的中国文化史。
最后我想说的是,世界上唯一长寿的超大文化,理应不卑不亢的等待别人的提问,再从容不迫地做一些解答。
一代代解答,一代代的倾听。过后,又要有新的解答,新的倾听。
不管到哪一代,中国文化,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