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在不是一篇为了蹭一首老歌热度而特意矫情的文章。
今天去downtown的Pacific Centre买衣服鞋子,兜兜转转买了一件加厚夹克(made in Vietnam), 一条Gap围巾,一双Dr.Martens的薄靴,花了快300刀。
之所以要特意强调“品牌”,并不是我因此有多么自得,而是这些商品,如果不是同行的同学有熟悉这些品牌并对我进行“科普”,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巨大差别。相同的事情还发生在化妆品领域(我只在法语课上有幸学过“Dior, Channel”),运动鞋领域(addi, nike),休闲鞋领域(Vans)……而如果所有的这一切都只是开端,如果随品牌效应而来的标签效应也能被理解,那么最令我不解的,是人们在制造了这一切的假象后,全盘接受了自己给自己的定义。
当代的名牌,提供的更多是一种财富象征,所以才有人几个月省吃俭用为了买一个几万的包(如果真的喜欢包到极致,另说),看到别人背个几万的包也立刻变得尊敬起来;才有了微信文章蛊惑人心的“追求品质人生,打造轻奢生活”,想靠花钱达到精致充实的生命。
身边有些人喜欢在各国旅游穿梭,其中一个原因,是“购物”。想在他国买到比国内便宜的高档品,想帮他人实现这个愿望(做代购),买买买。
钱是自己挣的,谁愿怎么花怎么花,这我管不了,也不是要管。
只是当五分之一的人生都用来纠结
“这两双鞋那个好看?”,“这两条裙子我都想要啊可是钱不够!”“我买了两双鞋今天该穿哪一双?”“我有五件呢子大衣怎么配这个打底裤?”
是有点可惜的
商品是买不完的,衣服买一百件也是穿不完的,路上有个帅哥看了你一眼真的不是因为你6000多的大衣,可能只是你的头发被风吹乱了。
在返程的bus上,光线暗下来,我坐在座位上,想起nd积极申请美签时的神情。她们想去那么多地方,美国,台湾,香港,像是好奇心在罐子里存也存不下,便索性溢出到整个世界。
然而我对这一切,都是淡的。
这种感觉很奇怪,当来到这里的那一刻,当在电梯小空间里周围人开始说英语那一刻,我就告诉我自己,你的目的达到了。这里的人说的是美式英语,生活习惯也和USA很像,所以加拿大和美国,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差别。如果非要说以后还想去哪个国家,英国或者法国-欧洲各小国,英国人说的英音,迷人动听,法国呢,要等我法语学得差不多再去探索。
大概我算不上什么ambitious,对各种旅游景点也不太热衷,虽然不得不说旅游景点确实很美,有它闻名世界的道理,但终究还不是那种为了景点仔细做攻略,严谨规划的人。
我很想说服自己说,没关系,在一个地方就是要接触当地的生活方式才算真正了解这个地方,那些景点什么的去看看就看了,看不了也没什么
然而终究不能
在我心里给旅行留下的位置里,我不知道还剩下什么。人们想在自己有生之年跨过更多的山河,欣赏更多的海滩森林日落,品尝更多的美食佳肴,觉得这样才不枉此生 活过。
可是我在想,而且还没有得到完全确定的答案,像《平凡之路》中唱的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那么我寥寥草草在他国照的相,真的有意义吗?
如果不用文字去诠释,如果把照片放进硬盘再也不翻,这段经历的故事就变成了碎片,变成了再也捡不起的花瓣,就算它美过,就算它是段经历能多多少少刻进灵魂,那么面对一个不会珍惜当下的灵魂,面对一个没有深度的灵魂,它真的有意义吗?
那么旅行对我而言,是为了什么呢?
是购物吗?不是。是炫耀吗?不是。
是为了看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学习语言?也未曾可知。
这是一个我自己都没有办法回答的问题
我还在寻找意义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