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做杂志,真正酷的人才会把它变成一个酷的事
来源:好奇心日报 | 微信号:qdailycom
原链接:http://dwz.cn/2htHrx
越来越多的品牌披着内容的外衣在“教”我们怎么生活。本文阐述的是生活方式类的品牌如Airbnb、Uber、生鲜食品电商网站“本来生活”台湾文创品牌“蘑菇手贴”逐渐在把内容营销推到一个更高的优先级,投入更多资源,追求更高的品味和质感,来教我们怎么(用他们的产品)生活。而我们都很欣然。
这方面的先行者,要算一个意大利的“班尼路”品牌“贝纳通”,以及它旗下的不拘一格的风尚杂志《COLORS》。据说之前有一篇疯转的微信文《世界上最好的杂志停刊了》,主角就是它。然而它并没有停刊,他们只是2015年的杂志没有如约发行。而“不定期”发行本来就是其调性之一。
文章没有过于讨论纸媒的哲学宿命问题。它说明了:
1. 数字内容营销对品牌的重要性
“早在 2012 年 10 月,数字营销和电子商务咨询公司 Econsultancy 就发布过一份报告,92% 的品牌和 71% 的广告代理商已经或者开始制订清晰的内容营销策略,越来越多的企业想用内容营销来推广自己的重要性。
在这个时候,‘有态度’就不仅仅是用来扮酷的,它就是生存之必须。谈论的内容要有态度,视觉更要有态度——否则,怎么能叫做杂志呢?”
2.
现在印在纸面儿上的内容,得是真正的好东西才行。
发布时间:2015-12-03 阅读量:2978
空间 | 全世界最舒服的家,都被收录在这里了
来源:日和手贴 | 微信号:hiyori_techo
原链接:http://dwz.cn/2hueQC
Monocle又来煽动大家对舒适空间的意淫。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用户,尤其击中要害。
他们出来本新书——Monocle Guide to Cosy Homes,走访了东京、多伦多、里约热内卢、瑞典群岛,收集家居样本,向大家解释什么是“舒适”的定义。
在一本写瑞典中产阶级生活史的书《美好生活》中,作者说:
在19世纪,“新的劳动分工造就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地景:工业生产的景观被理性、算计、利润和效率充斥,另一种却是消闲、沉思和浪漫的新景观——消费的景观。”
“绝对静止的景观、每日终结的时刻,以及视野开阔的景象,所有这些带给人们一种完全的归属感,一种宁静的狂欢……矛盾的是,这些感觉某种成都上既是疏远自然的结果,又是对自然的驯化。”
我觉得如何定义生活环境的舒适,是一个太个人的问题,理论上无需他人教授和指点。此类内容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吸引我们,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个无法的企及的中产阶级对平静内心追求的幻象——尤其在中国。
吃货 | 一大堆公司跑出来拿健康说事,那我们以前吃的都是什么鬼?
来源:好奇心日报 | 微信号:qdailycom
原链接:http://dwz.cn/2hv3gQ
大食品厂商最近过得有点惨淡。于是集中起来搞“健康化”。根据调研国内国外的年轻人,大公司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爱看成分表了,媒体也在成天报道各种原料问题,大家都对送入口中的食物越来越警惕了。”
然而不到半个世纪之前,中国人还在未是不是吃得饱饭而苦恼,80后出生的这一代人在发育期很少有家长去过问自己是否喂养得健康,原料是否有食品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不懂。谁也没有教育过我们。这时候媒体的公共老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纽约时报》近三年大幅度的提升“肥胖者”这个词的频率,“糖尿病”、“流行性肥胖者”这些词从近代被首次提出以来,也已进入普通人的日常词库。“What we are is what we eat”这句流行语再次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里,吃什么,除了安全的问题,似乎也联系到了尊严、品格和信仰。
更多数据可以参考原文。
读书 | 《纽约时报》2015年度图书100本
来源:理想国imaginist | 微信号:lixiangguo2013
原链接:http://dwz.cn/2hvFNS
又到了年度荐书日。世界很快。但总有人在书写。
影视 | 其实《火星救援》是一部青春片
来源:PingWest中文网 | 微信号:wepingwest
原链接:http://dwz.cn/2hvSj6
我喜欢的托马斯骆先生开始写影评了。在NASA最近发布找到了地球的大表姐后,我们从未感觉和宇宙如此接近过。Gravity里的女主第一次上太空时觉得这无边的宁静比地球上可舒服多了。而我们更加运用宇宙的浩渺了说服自己平时怄气的小情绪——想想地球之于太阳才像一颗沙砾,我们今天被更年期老板吼了几句又算个什么鸟呢。我可是属于宇宙的人。
托马斯相信《火星救援》是一部外太空背景下的青春片,因为它具备了所有关键元素:乐观、团结、向上、热血和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