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默默把朋友圈功能从微信里去掉了,虽然开始有些不适应,比如今天看了部不错的电影叫唐人街探案,就习惯性的想在朋友圈评论道:唐人街探案,我给4.5分。突然发现不用朋友圈了,也就只能作罢,但心里也没什么遗憾或者心痒难耐的,觉得慢慢也就会适应了吧,毕竟跟大多数人一样已经养成挺深的刷朋友圈的习惯了,想要戒掉也非一日之功。
其实自己的朋友圈倒也没有多少人,通讯录加起来也就差不多一百个,都是平日里有联络记得起的朋友,从不加那些工作或者其他社会活动认识的按行话叫二度人脉的某某之类,而且认识的人如果不好好发朋友圈,感觉这个人有转发小广告之嫌影响了自己浏览朋友圈的感受,均屏蔽之。
而对于我自己,回想之前发过的内容,频率大概每天0.5到1次,主要都是分享平时生活中图片和经历,每次发的内容虽看起来比较随意,其实也都有些自己的考虑。第一,绝对不发影响自己形象的东西,本来自己就不怎么上相,所以基本没有自拍什么的,大多是第一视角的手机拍摄,美食啊,又去哪里玩了,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了,入手了什么好物blabla。可以说自己一直在decorate自己的朋友圈,一来希望让所有人都感觉到自己过得很好,二来新朋友加了自己也会觉得这个人是个有趣又好相处的家伙。另外一直以来都想找一个合适的方式记录下来平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以便将来可以更好地回忆过去,也证明自己一路走来努力活出精彩的人生。这个完全自我的需求如此强烈,从上大学之前就经常考虑用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才能更好的实现,不论是时间轴的形式,还是时间意义上的多分辨率概念,到后来接触编程觉得网页中使用的Dom结构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总之吧,对于朋友圈一直以来的依赖,我把它定义为两件事:自我的信息输出,记录人生经历。
现在因为失去了朋友圈,想把自己的信息输出给其他人貌似出现了困难,就像一上来说的电影评论的事情。至于记录人生么,倒也还好,因为从之前的校内网到QQ空间还有微博,从根本上说,上面的东西都不是纯粹的属于自己的,一是因为考虑到发布出来大家都能看到,所以难免会缺少真实性和完全的事件还原,还是说自己,发的事情也总是报喜不报忧的那种,仿佛一路走来都是春风得意,其实平时里的挫折和不开心都藏在自己心里罢了。还有就是随着新平台的出现,旧的分享平台难免走向没落,之前记载的东西往往也就随之废弃,想来也不免有些可惜。
那么再反思自我信息输出这件事,到底其意义何在?从我个人的体会,这个问题可能有些等同于这篇文章的标题:人们真的需要社交么,更确切地说,网络上的社交。因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的社交是基于真实的面对面交流,或者书信往来。而这些活动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非常真诚的一种沟通和联系,基础一来是交流内容本身的价值,二来是相互之间有着清楚的沟通意向。就是说,这是一种主动的社交,每个人接收到的信息都是自己愿意接纳的。但反观如今,由于网络产品遵循的设计规则以及商业利益的驱使,人们往往都在被动的接受绝大部分信息,无论是浏览网站弹出的信息,媒体软件滚动更细的头条新闻,以及像朋友圈这样打开之后如潮水映入眼帘的所有人的动态。人们在有意识或无意识接受外来信息的同时,也在不断制造有着自己标签的新的信息,希望更广泛的散播出去。这样做本身对于个人还是社会的价值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真的都需要这样做么,我们又真的能够得到什么呢?
不知不觉今天又写了这么多字,洗洗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