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问题:“你的身边有没有打着为你好的名义而为你做决定的人?”
问题下面有这样一个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请不要口口声声说“我都是为你好”,也不要再拿过来人的身份压我。
只有我才是我自己的过来人。
01
“我奶奶去世了,但我爸妈为了我好,一直没告诉我,我高考结束后才知道这件事。”
好友小云在电话里哭着告诉我,但我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她。
小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奶奶极疼她,每次放假回家奶奶都会给她做她最爱的吃食,有时候甚至为了给她补身子而杀鸡煲汤,说是看着她回家又瘦了。
十几年的感情,她知道奶奶在生命尽头一定想见她最后一面,可她却让奶奶空等,直到奶奶离去都没能再看她一眼。
她边哭边向我述说着当她高考结束,回家后知道自己奶奶离世时的震惊,以及愧疚。可父母的一句“我们是为你好”,就把这所有事情都瞒了下来。
小云不甘心,崩溃之际她质问父母:“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但你们能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吗?这样的好,我宁愿没有,也不想要。”
的确,若换作是我,也定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好。
所有人对我们的好心,我们都需要衡量,衡量过后才能考虑接不接受。
02
我还记得我刚开始投稿时,一个编辑看了我的文章后,告知我文章的口语化问题,她让我多锤炼语言,让我做出相应修改后再发给她看。
改了两次,最后我还是因为口语化的问题,被拒稿了。
20岁的她说她坚持写作五年了,出于好心,她建议我去报班系统学习,说能少走很多弯路。她还说她之前的文章也存在口语化这个问题,报班系统学习之后就顺利过稿了。
我知道她是出于好心而给我的建议,也是她作为一个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可我想说,谢谢你的好心,但我不需要。
我需要享受的是那个弯路中自我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
为自己喜爱的事去努力奋斗的过程,就像练习舞蹈过程中伴随的疼痛感,品尝自制美食后的满足感以及学会新技能时的自豪感,令人动容。
这些感受有苦有甜,但都是美好且珍贵的。
而这些也都是我在弯路中获得的。所以我很清楚的知道我不需要减少这些弯路,相反,这些经历和感受,它们带给我心灵上的慰藉,也让我重获新生,让我带着更加强大的学习力继续前行。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个人的经验是要在挫折中得到的,也只有岁月的磨练才能够使它成熟。”
我知道如果我选择了那条直路,我会更加顺利。但这样的我,得不到岁月的磨炼,也得不到属于我自己的成熟经验。
况且走这条路可能会错过很多我从未遇见过的风景,而我不想错过这些风景,所以我选择继续走我的弯路。
我喜欢的是文字的温度,而不是机械的重复。
所以,不是每个人的好心,我们都该接受。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也要有属于自己的衡量。
03
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
我们身边总有人说自己是过来人,明白其中艰辛,所以他们习惯了用过来人的身份为我们做决定以及给我们灌输他们的经验之谈。
就像好友小云的父母为她着想,于是对她隐瞒了奶奶的离世消息。可他们却忘了,小云没见奶奶最后一面时她的感受。
说到底,他们都没能真正感受过我们的情绪,也无从知晓我们内心的真正需求,更无法得知我们愿不愿意接受他们所谓过来人的好心这一想法。
我们是人,有七情六欲和诸多情绪,也有着自己对所有事物的判断标准。
而这样的我们,该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也该拥有做自己过来人的决定权。
我们不愿接受。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的过来人。
最后,愿所有人都不要再用“我是为你好”来为他人做决定,也不要再因为“我是为你好”而忽略他人情绪。
作者:承欢,资深撰稿人。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公主号:南栀承欢的小屋子。
后台回复“变美”,分享承欢变美秘籍。
后台回复“暴富”,领取专属赚钱攻略。
后台回复“活动”,收获大额免费好礼。
后台回复“大学四级”,领取免费资料。
后台回复“VIP影视”,领VIP影视资源。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