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又不知道写什么的感觉很难受吧?怎么破?
答:用一个观点写多篇文章。
老板总是需要你给一个主题写多个文案,很为难吧?怎么破?
答:用一个观点写多篇文章。
利用一个观点写多篇文章?怎么破?
答:用本文提供的5大必杀技。
换读者:区分读者对象写
使用诀窍:突显个性化定制功能。
不同读者对观点的认知和需求不一样,所以关注的点就不一样。就如生活中,几个人去买衣服,好面子的人关注品牌;注重实惠的人强调物美价廉;追求个性的人重视特色;讲究品味的人注重款式……
比如:要写一篇推荐手机的文章,针对学生群体,重点写手机的性价比,既满足他们的功能需求,又满足他们的面子需求,强调这款手机虽然便宜,但功能强大,在某些方面还能秒杀某国际品牌。关键这款手机是国产,把支持国产和爱国捆绑在一起,正能量瞬间爆棚。
针对刚入职不久的白领和工薪阶层,可以推荐时尚品牌,重点讲这款手机的销量,用数据告诉他们手机的性能很棒,某某明星代言,用户反馈超赞。
针对领导干部和有地位的商务人士,重点强调手机的保密功能,从通话保密,上网保密,丢失保密,数据安全等方面详细介绍安全属性。
会做生意的老板,看顾客脸色说话。会写文章的作者,按读者需求行文。
换文体:区分文体类型写
使用诀窍:突出不同文体的结构和风格。
常用的文体类型有小说(小说有微型、短篇、中篇、长篇),散文(记叙文、议论文……),诗词(古体,现代),古体还可以写成五言、七律、元曲、宋词……
不同的文体,采用的文章结构、表达风格有天壤之别,把一个观点用不同文体写出来,得写多少篇?我感觉,必须请都统计学方面的专业高手,兴许能得到个大概数字。
比如:我在简书发过一篇文章《亲爱的,你欠我一个回眸浅笑》,我可以改成现代诗,改成五言,七律,元曲,宋词,都没有问题。如果我有时间,还可写成中篇,长篇都没有问题。
在这里,我重点介绍各类文体的特色,供大家参考。本文仅抛砖引玉,日后再专题发文分享。
1、小说。重点是掌握三大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生哲学;以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眼球;以典型社会环境和背景突出社会现实。
2、散文。重点突出一个“美”字,“美”的核心是真诚。必须清楚三大基石:自我,真实和笔调。在精神表达、主观视点上突出自我追求。在讲述角度、情感真诚上保持在场感,突显真实;在行文风格、用语措词上要么犀利,要么温情,要么让人痛彻心扉,要么让人开怀大笑,必需一篇文章一个格调,展现有鲜明特色的文风。
3、诗词。古体诗大多有专门的格式,对平仄、格律、压韵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五言、七律都有其具体格式,宋词有词牌。如果你要学着写唐诗,填宋词推荐读王力的《诗词格律》,先入个门,到网上下载《白香词谱》和《钦定词谱》,这两本书收录了各种宋词的词牌格式,并有古人代表作示范。
现代诗,就相对自由了,不过也不是胡写的,还是得压韵,我的观点是:无章不成文,无韵不成诗。我们不能像郭沫若那样写诗。比如,他曾写过一首诗里,有这样的句子:“伟大的水呀!氢二氧一。”这也能叫诗?所以,写现代诗也不能太自由,太自由就成了太随便……
虽然他是大文豪,但看到这样的诗,我还是很不爽。想学着写现代诗,还是多看看顾城,徐志摩的诗,比较有收益。想研究文物考古,可以考虑郭沫若,他在挖掘各种坟墓方面是专家,研究坟墓里的东西还是很有一套的。
诗是无形的画,所以,诗中必有画,才有意境,才过瘾。
换角度:区分观点角度写
使用诀窍:已有观点细分一次,写好文章反驳一次。
曾听人讲过一个故事,话说:两个摄影记者应邀去拍摄一场宴会,其中一个记者看到举杯同庆,欢声笑语,一团和气就拍下来。另一个记者看到小孩哭闹,服务员不小心打碎杯子,某某喝醉了言语失态,美女不小心走了光就拍下来。结果当然会剪出不同的片子来了,一个是宴会很成功,形势一片大好,正能量爆棚;另一个是宴会很失败,场面乱成一团,凄凄惨惨,负面信息如洪水猛兽般向人们涌来。
如何去拍摄一场宴会,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重点是,这个故事启发了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观点,写文章,从而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假设我们写了一篇文章:《爱生活从爱自己开始》,从为什么要爱自己,应该如何爱自己,爱自己对实际生活的好处,三个方面进行写作。
这篇文章定稿后,我们可以否定这个观点,写成《爱自己,是自私的代名词》,还可以站在原文的第三角度出发,写成《这样爱自己,分明就是虐待》。另外,这篇文章中可能会有N个子观点,每个子观点都可以细分,细分后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创作。
我想写到这里,聪明的你应该明白了吧,其实就是反驳,细分,反驳,无限循环。
换素材:区分素材类别写
使用诀窍:变个妆容换个身份。
素材就好比女人的化妆盒,也好比我们衣柜里的衣服……
同一个明星,可以演出不同的角色。穿得破烂,把脸涂黑就变成了乞丐;穿个职业装,化个淡妆,就成了白领;穿上蕾丝,涂个大红唇,就性感妖艳;披件白衫,略施粉黛,就宁静优雅……
同一篇文章,可以展现不同的风采。用大众事例支撑观点,平淡温情,微微浅笑;用名人事例支撑观点,耀眼夺目,目不转睛;用积极的事例支撑观点,满碗鸡汤,令人激情满怀;用负面的事例支撑观点,咬牙切齿,怒不可揭……
每一个优秀的演员,都可以通过改变妆容展现给观众一千张脸谱。
每一篇精彩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替换素材分享给读者一万幅画面。
比如,写一篇关于父亲的文章。可以专门写父亲的形象:高大的父亲,朴实的父亲,冷酷的父亲,慈祥的父亲;可以写不同父亲的对比:张三的父亲和李四的父亲;可以写当父亲的心得……
通过区分素材,把一个观点写出多篇文章的练习方法:刻意去阅读不同作者,特别是著名作家写的同类题材或者同类标题的文章,看看他们的表达方式,素材选取有什么不同,把他们的不同统计分类,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就妥了。
比如写父亲这个题目,朱自清写《背影》,毕淑敏写《孝心无价》,杨绛写《回忆我的父亲》,赵丽宏写《挥手,怀念我的父亲》,冰心、贾平凹写《我的父亲》,鲁迅写《父亲的病》……
上述名家,都写和父亲相关的题材,都感情浓厚,但所列举事例不同,就让读者有了不同的画面感觉和感悟。
一个观点,不同素材,百看不厌。
换人物:区分人物故事写
使用诀窍:讲不同人的故事,写不一样的文章。
世界大同,但终究还是一人一世界。同一个环境下生活的人,有不同的遭遇,不同的生活体验和经历。每个人的一生最起码可以写一个长篇,每个人的每一次经历最起码可以写一篇短文。每个把写作当梦想的人身边都有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来来往往,这些人身上的故事都是宝贵的素材源泉。再不济,你发现不了他们身上的故事,百度一下,故事满屏,点“下一页”就能点到你手抽筋!
不知道写什么了,把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故事写出来,明确一个观点,讲出一个道理,发表一通感悟。不就是故事+干货+人情味的好文章吗?
所以,每个小故事都有大道理,每个大道理必能写成好文章。
比如,一条蛇有危险,和尚明知蛇会咬人,而且有毒,但和尚还是去救它,果然被咬,世人不解,和尚回答:“咬人是蛇的本能,行善是我的本性。”这个故事多有意义。
记得小时候,我和父亲去赶集,父亲挑着担子,集市很拥挤,有一个人行色匆匆,把父亲给撞了,不仅不道歉,反而把父亲给骂了一顿,但父亲却给他赔理道歉。我很不理解,觉得父亲无能,受了别人的羞辱还赔笑脸。父亲跟我说:“你被疯狗咬了,难道还要咬回去吗?”我觉得有道理,过了一会,又觉得不对,于是和父亲说:“我不能咬回去,我会一棍子打死它。”父亲:“或许咬你的不是疯狗,只是受了惊吓,你却要了它的命……”
与上面类似的事故在你身边也发生过吧?你也听过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吧?
挥动你的笔尖,敲响你的键盘。你可以做到:一个人物万千事,一个故事一篇文。
别林斯基:一千个观众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既如此,你就可以写一千哈姆雷特!
谚语: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葆青春
既如此,你就写一个悲观,写一个乐观!
谚语:乐观者在一个灾难中看到一个希望,悲观者在一个希望中看到一个灾难。
既如此,你就写一个灾难,写一个希望!
写得好或者不好,你也看到最后了。不要轻轻地来,悄悄地走,留下你的赞和喜欢,让我知道你来过。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你开口,我都会同意,你不说,我定要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