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香帅的一篇专栏,题目叫做投资是一场输家的游戏,里面讲了,对于投资,不管是韭菜,还是老司机,无论是赚了钱,还是亏了钱,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恋战不已,不肯离场,总结下来,人们投资最终目的是为了要“赢”的感觉,而且付出的成本越多,想要赢得感觉就越强烈。
联想到我们007的写作,不也是一种投资行为吗?我们投资是报名费、时间与精力,想要得到的是一个7年以后的美好未来,从开始写作到现在,以我们11班举例, 一年多时间了,每周一篇,雷打不动,其实已经输出不少文字,可能超出了很多参与者自己的预期,与此同时,我猜有很多人出现了瓶颈期,从每周的文章来看,除了少数一些人可以持续输出高质量的文章外,很多人其实是在糊弄事,估计是每次都是在快交作业的最后几个小时才开始写,包括我在内,原因可能有几点,一是写这么长时间,有点黔驴技穷,而且自己的写作水平自我感觉并没有实质提高,动力不够,再者好像写文章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多大好处,与当时被鼓吹的“写作是个人成长成本最低的途径”也相去甚远,没有切身体会,没有正向激励,所以想放弃的想法总是挥之不去。
那为什么还在继续坚持呢?除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好处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想要“赢”的感觉,并且坚持的时间越长,这种感觉就越强烈,不出局的可能性就越大。不出意外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局的人会越来越少。
为了寻找“赢”的感觉,我们是没有出局,但是算算我们的投资回报率高吗?如果每次都是糊弄事,即使坚持7年又能怎么样,可能真到了最后那一刻,连赢得感觉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