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面啦,【人物专访】是我们推出的一个线上访谈栏目,每周邀请一到两位资深的设计师和产品经理,针对想要从事互联网产品、设计、运营的在校学生及入门新人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回答和建议,从而一起思考和进步。
第四期的嘉宾:党韬
专注产品设计多年,毕业于哈尔冰工业大学,在支付宝前后担任过产品设计师和交互设计师,现就职于阿里影业淘票票团队,带过 UED 团队也任职过产品经理,工作之外的他兴趣广泛,喜欢电影和游戏。
访谈正文:
1.从产品经理到交互设计,再从交互设计转回产品经理,这样的工作经历对你而言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你觉得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之间的工作有哪些重合,又有哪些区别?
简单来说,产品经理岗位模型可以简化成两条:业务理解能力和产品构建能力。产品能力是属于这个岗位的专业技能,业务能力是对于某个行业的角色、场景、模式快速理解归纳总结的能力。好的产品一定是建立在对于行业的深入理解上,基于其中的场景机会和痛点,通过自己的产品专业能力给出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
几年前我个人有过一些激进的定义: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的一切技能和背景要求都相同,只是分工不同。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现在看这个定义真的是有些激进。其实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可以理解为都是「T 型」能力要求(目前看几乎所有的岗位都是这样......),横向要求都很多,但最擅长的部分不太一样。
同时因为行业和用户变化很快,还是很难要求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可以覆盖两个「T 型」的长线部分。自己在两个岗位的经历,最终的贡献是在两个「T 型」上都有一定的积累,但劣势就是深度不够......
最后,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重合最多的地方,就是对于「用户和体验的理解」,工作上的交集和冲突,往往也是发生在界面上,在 C 端产品尤甚。但如果是 B 端或者行业型产品,回到上面的模型上:产品经理更多的是要去深入了解行业的模式,玩法,角色的关系,诉求及行业趋势。交互设计,则更多的是在产品的结构,流程,场景和界面设计上。这时往往两个角色的会更「亲密无间」......
2.一开始从产品经理转到做交互设计师的时候,有没有过不适应的阶段,对交互设计需要用到的工具以及系统知识这块是怎么弯道超车赶上专业设计师们的呢?
我个人转交互设计是比较早的时候,当时有两个环境因素:
1. 互联网产品几乎都是「纯互联网产品」,与行业结合不多,产品的交互对于最终产品的质量影响占很大比重,所以很多产品经理会把很大的精力放到交互设计上;
2. 只有大公司才会设置交互设计岗位,希望在某个方向和领域上有更多的投入和产出。所以当时有机会加入阿里后,希望在交互领域继续深入,即转型到交互设计师。
比较大的短板既是设计的专业技能,非科班出身一定会有这种问题存在,比如审美,比如各种设计手法的理论背景或论据支持。最主要的解决手段就是看书,进入支付宝 2 年前,UCD 概念比较火热,那段时间有较多的且质量很高的用户体验和设计相关书和博客,可以学习和研究很多东西。国内交互设计岗位历史不长,行业一直在沉淀和成长,所以一方面不断地读书和补课,一方面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练习和思考,最终超车谈不上,算是完成转型吧。
个人觉得视野和实践很重要,一方面要更多的看其他人,国外的前辈们怎么做,有哪些手法和手段;一方面要主动在工作中去实践和验证。毕竟「书」中的内容,和实际应用到自我掌握中间有很大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以为看过书就够 ......
3.很多新人都很好奇你在支付宝做产品设计的那段经历,可以讲讲那个时候典型的一天都是怎么度过的么?
最初在支付宝是商家事业部,更多的是要先学习和了解行业,每天的工作也不尽相同。主要按照产品周期来;即业务团队先做业务规划,然后基于业务目标产品团队会给出产品规划,然后继续细分产品目标,节奏,最后设计研发落地。
每天的工作会按照整体的节奏推进,包括前期的行业学习,用户调研,产品的 Demo 设计,评审,开发,验收,后续的数据跟进,用户反馈等等。在不同的大环节中,工作内容是不同的, 但对于所服务行业的信息关注,和设计行业的信息关注,是每天固定进行的。
4.从交互设计师成长到可以独立带 UED 团队之后,感觉自己最大的成长在哪里,有什么是自己开始带团队时才意识到非常重要的事情或技能?
最大的成长应该还是视野和思维方式,这里还是要很感谢我的老领导,一个在阿里服务超过十年,工号是两位数的老阿里人。从他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包括理想、坚持、专业上的沉淀和追求等等。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虚」,但是这些东西,会实实在在影响你:让你主动去尝试更多的设计手段、设计方法,来服务用户、服务行业。让你主动去关注所服务行业的变化、趋势、方向,从之前的单点思维上加上时间维度,去思考更多的东西。
另外自省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动作,会定期去总结和沉淀很多的经验和案例。团队工作,最大的价值是「并行」,即在同一个阶段,有多个设计师去进行产品的思考,设计,落地和验证,中间的打通和结果的沉淀可以加速每个人的成长。
5.从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说说,你最喜欢合作的设计师是什么样的,或者说这样的设计师之间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
用一个流行词叫「不加戏」。《通用设计原则》 有一条叫「需求的等级」,这个原则的基础是人的「马斯洛需求层级」,在几年前的产品方法里面也提到先做到有用,然后能用,然后好用。
好的设计师,会了解业务的情况,产品的情况,知道目前做的东西所处的阶段和层级,比如如果是试错型的 MVP 产品,那应该是要综合考虑哪些是最核心的功能和体验,哪些是可以降低实现成本快速验证效果的设计手段。综合考虑业务、产品、用户、设计、技术等多个因素,拿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的才是可以让人安心托付的设计师......
6.能不能聊聊你最喜欢的一款产品/一位设计师,以及喜欢它/他的原因。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选,想多回答几个,以下的排名不分先后:
-知乎:我个人最认可的地方是它挖掘和帮助更多的人整理和分享出他们的知识,不只是回答,包括日报、集结成书出版,知乎 Live 等等。让更多的人分享出来更多优质的内容。
-Ulysses:几乎是一款「写作软件」的标准答案。
-Google Photo:最近功能变多了感觉略复杂,但最核心的地方还是让人很舒服,「优质的压缩算法」减少存储空间占用、超多维度的「自动」组织和挖掘照 , 智能的视频和动画合成。
7.我看到你朋友圈曾经发了一张孩子摸着《进阶版零基础学 UI》的照片,在配文里说到 “当你翻了两页抬起头是这个(微笑)表情,心里泛起一阵恐慌……”,为啥会恐慌,有没有想过万一你的担心成真了咋办?😜
当时自己还在想那个词用得不准确,应该叫「不安」。其实这个只是个「自嘲」啦,互联网从业者不是很多也说自己是搬砖的......
成真我不怕,主要看是否喜欢,如果喜欢这个事情就会变得有动力,有热情,就会乐在其中。乐在其中,往往是做事情最大的动力。
快问快答
1.每天睡前半小时一定会用到哪些产品及 App?
最近睡前的主要动作是看书,最近在看的纸质书是《运营之光》,电子书在看的是《 亮与六便士》。所以用得最多的是 Kindle。阅读方面,Kindle 的体验还是强过手机,尤其是目前 OLED 屏幕的 iPhone X......
2.有什么你最近发现的好玩的人、事或产品可以分享给大家?
- 好书:刚读完的书《精进》,说来惭愧,这本书入很久一直拖着没读,最近读完感触很多(好书不怕晚,拖过了热度再读也是检验书的质量,其实是为懒找借口🤣 )
- 好人:阿文,一个年轻的设计师。在 PPT 方面造诣很深,拥有很多的实操经验和 的案例沉淀,同时在方法论体系化梳理和输出上做得也很优秀。设计师在不同领域、不同方向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和发挥价值,对整个行业都有很大启发意义。
- 好产品:Bear,个人很喜欢看到这种「从已经被巨头垄断的成熟市场」中杀出来的产品 —— 质量一定很优秀。笔记领域基本上提起来就是 Evernote,但 Bear 通过优 秀的产品设计从诞生之日起就赢得了大量的关注并抢占了各种 App 排行榜。
3.目前带的 UED 团队大概有多少人,主要用什么来进行协作?
目前的团队有 22 个人,包括交互设计师与视觉设计师。整体的工作流程与行业内的标准流程基本一样,常规的工作就不提了。
- 工具上:这里一定要给「钉钉」打个广告,不是因为同为阿里系,而是钉钉确实做得比较优秀。钉钉在面向工作场景下提供的功能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
- 设计方法:之前在支付宝有试过「Design Hackathon」的方式来做设计,当时的结果也算符合预期,但后来没有持续下来。一直对于「集体设计」还是抱有一些期望, 目前对于Google Ventures的设计冲刺很感兴趣,希望后面有机会在团队中落地尝试一下。
4.现在招新人的话,最期待这个新人具备什么样的特质?
之前关于交互设计师的岗位技能,我在知乎上有一篇回答(问题:交互设计师的知识体系应当是什么样的?),当时也有些同学有疑问,觉得可能要求过高或过多。过了几年我再回去看,感觉只能继续加,没法减...... 如果新人只能选一项最重要的特质,我想我个人最看重的是:持续学习。
-----
#设计师孵化计划#
我们在用社群+培训课程的方式,帮助更多的人成为视觉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和产品设计师,其中 M1 和 M2 分别针对入门和初级 UI、交互、产品设计师。关于 M1、M2 孵化计划的课程详情可以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