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做这个决定的时候。身边有很多朋友问过我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当奶爸,还辞职,而且还要全职带三年孩子”。
这个决定并非脑袋一热,一拍桌子就敲定的主意。而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就已经想到的问题,当时的想法也不是说要全职带孩子或者怎样的。而是想假如我以后有了孩子,我会怎样教育他。为什么我在中学的时候会有这种想法。那要从一个故事说起。
我的外公是个科学家。在他老家,是他们县的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xx部,当时咱们国家正在搞两弹一星,他就在那里做相关的一些工作。
因为外公当时工作是保密性质的。我母亲呢又是家里的老小,所以基本没怎么见过我外公。他一人在北京。我妈他们都在老家。所以对我外公有了迷之崇拜。当然这种崇拜没有错,在那个年代一个人在外抛家舍业为了国家建设,配得上崇拜,我也崇拜。
但是我妈把这个崇拜之情延续到了我的身上。万般皆下等,唯有读书高。我这人呢,又从小兴趣广泛,我记得小时候特别想学乒乓球,结果我妈给我报了个书法,还不能拒绝,只能每周末兜里揣两钢镚做公交车去少年宫学,当然了,最后也没有学好。
不是不爱读书。是读书压力太大,基本动不动就说你外公当年如何如何学习的。写作业的时候呢还坐在旁边看你写。考试考糊了免不了一顿数落。有的时候我就在想,我这脑子有时候反应不过来估计就是那个时候被我妈拿书打头打的。
说了这么多。我其实一直都知道我妈是爱我的。我能感受到母亲的爱。只是有些方式和方法我并不认同。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我有一次跟我母亲促膝长谈,我说将来我有了孩子,有一些教育的方式我是不会用的。
第一、每一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的。他们有权利、也可以规划自己的人生。
我们家长的问题就是,对孩子干预的太多,特别喜欢帮助孩子做选择。有一部分家长小到买衣服买鞋,大到高考志愿、工作、婚姻。各种专制。说起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句“别人家孩子学什么什么了。我们也不能拉下。得赶紧报名。”;“学体育?学这玩意,将来能有多大出息”;“还是考公务员比较好,又稳定,还体面。”……孩子不是我们的玩具,也不是我们的遥控器。让干嘛干嘛的。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培养他们独立的能力和学会选择能力,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即使孩子有能力去实现你的愿望,他们也可以选择不去做。
第二、在我们现在这个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社会中。有的时候对于父亲这个角色过于的宽容。很多时候一个父亲在社会上的成功会掩盖很多亲子问题。很多当爸爸的都会说“自己爱孩子,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但是你家孩子小的时候你自己一个人连一个小时都看不了。你爱个屁啊,你就拿这个爱的?
还有一些爸妈生完孩子把宝宝往爷爷奶奶那里一扔。美其名曰:老人想看,退休没事享受一下天伦之乐。自己年轻要拼事业。还有人说“我又没打算要孩子,父母催的,生了他们带”我就想问一下,说这些话的人。是不是臭不要脸。不想负责任,干嘛要生孩子。
第三、很多心理学家都说过。孩子0到3岁是性格养成的一个很关键的时期。也是成长的一个关键期,这个时期需要父母的陪伴。并且中国不是也有句老话嘛“三岁看老”。而且我认为事业可以随时开始。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而且陪伴孩子长大照看孩子的一点一滴并不比事业上的成功差在哪里。而且这个机会也只有一次,孩子长大了就自己玩去了,哪有功夫黏糊你。
写到这里。我又看了几眼我家的宝宝。把睡着他们抱在了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