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借调讲透:工作八年,三次借调,是不断重用还是单位弃子?

很多人或身边人都有过借调经历,借调作为当下一种特殊的用人机制,很多人有不同看法。

也有很多人在面临借调时“该不该去”“该不该留”“能不能调”反复犹豫纠结,不知如何抉择。

我工作近8年,曾3次借调外单位,现在仍有外调更高平台机会,但因各种原因已决定不再折腾。

频繁外调又不调,这不纯属瞎折腾吗?我到底咋想的?还是我是属于单位边缘人物,想“送”却又送不走?

今天,我将先后借调省委--市直单位--市政府三个层级的工作经历和得失体验,包括我为什么去、又为什么离开一一和盘托出。

供大家评价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01

基本情况

我7年多前毕业于东部沿海某985高校硕士,当年决定返乡就业。

作为选调生被安排至西部某省会城市某市直基层民生保障部门(二层),参公编。

入职后,先做了半年前台窗口工作,后被调岗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搞党建等工作(事后了解是因为领导去前台检查工作时我主动倒了水,并且领导到学校入职考察时了解到我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对我印象还不错)。

接着先后间隔着被省委组织部、主管局、市政府借调3次。

工作1年试用期满转正定岗科员(同一批入职相同单位的研究生选调生全部定岗科员)。

去年才连续解决了四级主任科员和副科实职级别(早几年符合条件后竞了2次岗排名靠前但落选,其中1次进了考察范围,后几年再未启动提拔,领导解释说是因为机构改革人事冻结而耽搁)。

现担任部门办公室副主任,作为34岁的副科级,早已过了年轻干部的标准。

至于政治前途,既不苛求、也不躺平,只希望结合自己的实际,走一条相对适合自己的路。

回首我8年的工作经历,有近3年借调在外,兜转一圈后,又回归原单位,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

02

第一次借调

一纸借调函突然把我借去了省委组织部

借调契机:

大概入职工作了一年半时间,突然有一天科室领导告诉我,省委组织部来函点名道姓借调我3个月(事先所在单位和我本人并不知情)。

省委组织部要人,不由分说肯定得去,单位领导找我谈话后我就按时去报到了。

第一次去省委组织部这么“神圣庄严”又“高大上”的地方工作,心里满是紧张和期待。

至于为啥我能去省委组织部跟班,可能是由于省里对选调生有跟班学习政策,省委组织部要人帮助工作。

我当时年富力强,运气好,市里面推荐上来的,各地市都有选人到省里各部门跟班学习机会,不知道你们那有没有?

工作内容和收获:

报到后,被分在了干部监督口,专门负责查询拟提拔或有问题的省管或市管干部个人事项,形成查询结果并反馈,为各级选人用人提供决策依据。

个人事项查询反馈业务流程虽然比较固定,但每天需处理的业务量较大,且需反复对接协调,基本天天加班,早的话7点走(极少),多数是8、9点。

处室主任带头加班,因为他和家里两地分居,他经常说:“反正回去也是一个人,不如在单位多干点”。

其他同志也是主动加班,经常吃完饭接着干、散完步又接着干。加班加点、甚至灯火通明,在组织部是常态。

当时还年轻,身体、精力各方面都还比较旺盛,加上之前也习惯性加班,倒还适应组织部的工作节奏。

因为查询量比较大,也给所在处事提了一点小建议,得到了“师傅”的肯定。

在省级层面,对接各地市、各省直部门甚至国家层面,自己统筹协调能力和胆量都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借调期临近结束,原单位科长让我跟处室领导提出期满要回去,我本人立即照办,“如愿以偿”按期回去,匆忙地结束了第一次借调。

因为工作经验不足,思想比较单纯,服从意识比较强,对事情缺乏深入思考。

在借调期满回原单位的程序上,不应由我本人直接提出,应由单位之间沟通,这为我后面借调期满的操作提供了经验。

更大的遗憾是当时没有尝试留在省委组织部的想法,错失了一次可能改变命运的职场良机。

03

第二次借调

创造了借调单位专项工作历史性成绩

借调契机:

回原单位后,同事说我“镀金”回来了,说毕竟说不是谁都能去省委组织部。

我仍保持一颗平常心,只是比以前多了一份自信,继续搞党建、爬格子。

又过了大概大半年的时间,某天接到了主管局新上任办公室主任的电话,半商量着抽我去主管局办公室写材料,我同意了就给领导打电话走程序。

办公室主任新上任,组建自己班子,正在物色人选,为啥抽我去?

之前几个同事、同事的前同事(包括新主任)相约到我老家海边玩,我统筹做了食宿预定、烧烤打渔等活动安排,可能组织得还不错,给新主任留下了好印象,他说我可以。

考虑到去局机关接触的层次不一样,可以多学些东西,又可以换一个工作环境,不善拒绝的我,面对局机关领导的邀请时,接受了。

工作内容和收获:

这次借调是我正式成为一名材料员的转折,也是我能力快速提升的一个时期。

借调期间,在主任的亲自提点下,我负责局主要领导讲话稿、工作总结、工作方案、日常一些工作材料的草拟汇总,负责深化改革、国务院大督查等专项工作的统筹协调。

此外还参与了新媒体运营的探索,其中还专门负责政务信息写作报送。

经过学习摸索,慢慢真正对写材料有了概念。

从被大修大改,需要给“提纲”,到基本能独立起草,付出了很大的艰辛,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好几次在办公室摆床通宵。

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下午突然收到通知,第二天早上要开一个全市性的会议,是一个非常陌生且抽象的业务领域。

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起草领导讲话稿难度非常大,从吃透政策到厘清思路到起草修改,不可避免地通宵到天亮了,那种压抑和危机感让人喘不过气来。

难能可贵的是,主任陪着我修改,天亮时总算将讲话稿呈给了领导,顺利召开了会议。

天道酬勤,付出的总会有所回报。

一年的时间,我起草了数篇领导讲话稿,参与策划了部门年度工作会议,为部门在全市甚至全国、全省改革创新取得一些亮点贡献了绵薄之力。

负责的政务信息写作年终排名还在全市100多个部门、县区中排第2,作为民生部门仅次于发展改革委,将单位排名提升了7-8位,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慢慢自己也变得比以前更自信起来。

转眼一年借调期又结束了,当时对去留仍没有一点概念,一切都听组织安排。

主任和我谈过,因为我成绩较突出,主要领导问主任要不要把我调过去。

主任认为局机关职数比较紧缺,前面仍有人排队,把我调去不利于我提拔,于是找到人接替后,我又回到了原单位。

回去后,主任通过文字形式向我所在单位主要领导表达了对我借调期间工作的充分肯定。

这次借调让我从党建业务岗位转型为综合材料岗位,得益于高强度的训练和主任的传经送宝,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也正式开启了“笔杆子”“材料员”的职场生涯。

最重要的,因为经常和各单位对接协调,因为自己比较和善的性格,积累了人脉,为今后开展工作以及处理个人私事打下了基础。

回原单位后,工作对接和帮家人和朋友打听点业务流程和办事手续都比较方便。

04

第三次借调

放弃了可以给市领导当秘书的机会

借调契机:

回原单位后,岗位由组织人事部门调整至办公室。

由于基层单位人手有限,加上科室领导压担子,重要文稿都经我起草修改,并兼顾其他专项工作。

正当我以为工作生活就这样平淡持续下去时,一年半以后,市政府办公室一位科长突然跟我要人事简历,邀请我去政府办跟班,并提出“政府常务将离任,调去是当市领导秘书培养,合适就调”。

和这位科长在一次培训班中结识,他说也问过了主管局办公室主任意见,推荐了我。

当时郁闷于职位还是科员,原单位没有解决职务待遇,本着去进一步锻炼甚至能够调动往高处走的想法,怀着一份憧憬表态要去了。

经领导沟通走程序后又再次成行。

工作内容和收获:

在政府办,最主要的任务是协助时任政府常务秘书开展工作,可以说是秘书的秘书,其中最主要的任务又是起草市领导各种大会小会讲话稿和个人总结材料。

起草市领导材料,好的是,和部门不同,各部门报上来的材料基本上都是其拿得出手的最高水平。

另外一方面看,毕竟是市领导材料,从上级要求、逻辑、遣词造句、数据、工作思路等各方面要求更高,加上领导秘书对工作、对材料的完美主义和自己水平有限。

一篇材料写上五、六稿甚至更多是司空见惯的事。

除了写材料之外,还要负责办理对口市直部门(科室分工每人对应几个市直部门)的文件、会议、活动,所有涉及到的办文、办会、办事,包括迎接上级调研、领导调研安排,出访协调安排等都要统筹协调和具体负责。

记得有一次迎接国家领导调研,市里面要开工作布置会,半夜还在摆台卡。

当然,在“两办”工作,加班、应急、通宵等等情况都是见怪不怪了。

在政府办工作期间,我又得到了提升:

一是文字水平提高了。

起草的材料,仔细揣摩、咬文嚼字,从政治站位、篇章布局、逻辑用句都感觉有了提高。

二是统筹协调能力提高了。

能对接各层级各单位办好文、办好会、办成事,其中成功组织了一次市级代表团跨省参会活动。

三是胆量、魄力和抗压能力都提高了。

因为工作需要,经常直接对接副秘书长、各部门领导,心存敬畏之余,也觉得比较平常,只要是为了解决工作问题,跟大领导汇报交流也没什么可怵的。

总体来说,在政府办这个层级工作,具体的事务性、业务性工作已有对口业务部门来负责,最主要的是要把好关、做好统筹协调,按照程序对接报审。

主要的压力在于讲政治、讲制度、讲底线、讲原则,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对全市、全局带来影响。

因此,在“两办”工作,如履薄冰、提心吊胆的压力是无时不刻的,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果相当严重。

工作期间,也许是出于对我的认可,加上写作型的人手空缺,科室领导先后几次邀请我调到政府办去。

手续办得快还可赶上集资分房,还有同事给我做思想工作,苦几年,换一个更光明未来,对家庭也是种促进。

这样高平台的工作岗位自然也有很多人削减了脑袋想进去。

经过慎重考虑后,我决定放弃,原因有三:

一是家庭、身体不耐造。

亲身体验后,工作的对个人身心的需求已超过我家庭和身体的心理预期,孩子尚年幼、老人身体也不好,顾不上家庭于心不忍。

二是想有更多的个人时间。

在工作之余能做点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陪伴家人、唱歌、写作挣稿费等等。

三是即使在政府办,也有升职瓶颈期。

正科相对快且容易,但处级仍不易。

本市职数超编,近年在消化职,政府办好几个任职数年的老资历科长。

我所在科室科长能力很强,正科9年才提的副处。同样级别,在政府办和市直单位,待遇一样,让我萌生退意。

借调时间过了几个月后,我跟原单位领导报告,原单位领导决定以单位准备提拔晋升为由和分管副秘书长把我要了回来。

回原单位不到1年时间,从科员连提了四级主任科员和分管文字材料的办公室副主任。

基本负责单位所有与文字、宣传有关的工作,并且手下暂无人协助,工作没有接续传承,也没有守望相助。

虽然也加班加点,但应对起来基本上游刃有余,心态比较稳定。

主笔单位几篇文章获得国家级和市级表彰,几次年度考核获优秀,和同事相处比较和谐,同志们对自己的能力比较认可。

据说主管局主要领导公开场合说过我是政府办想留留不住的人,要我单位一把手要用好我。

单位一把手说我学习能力较强和人缘较好,鼓励我再接再厉。

算是对我另一种间接肯定。

2022年,年纪也快到了35岁这一道坎,可能是经历得太多的原因反而让我看清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又或许是年龄增大以后带来的生理机能的衰退,精力、体力、欲望都不再那么旺盛,对待别人认为更高平台的工作机遇时,我已不再躁动。

回来这一年,我仍有到更高平台工作机会。

先是市委办电话邀约我去跟班、写材料,后是政府办推荐我去服务新上任市政府主要领导,我都婉言谢绝了。

如果没有太大意外,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将在原单位继续积累,问心无愧地工作,争取职务职级上再上一层楼。

同时把家里老婆安抚好、小孩陪伴好、老人照顾好。

在工作和生活中尽量争取最大公约数,既对得起组织的培养,也对得起家人的期盼。

如此,甚好。

有人说,既然我兜转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为啥费了这么老大功夫借调出去,浪费时间,还不如一直留在原单位。

我想说的是,当你作为一个职场菜鸟,弱小又无力,没有人为你掏心掏肺指引你的时候,你是被推着走的。

年轻的时候,仗着自己有资本,总在欲望的边缘试探,只有试过了才知道咋回事。

05

从借调中得到的几点职场和人生感悟

近8年职场生涯,累计3次3年借调外单位,经历了许多历练打磨、波澜曲折和人情世故,有得有失,有喜有忧。

有几点体会和大家分享,说得不到位的请大家指正。


关于工作


1.拥有核心竞争力是根本。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机关单位平稳安生并不难,对于无背景、无资源的平凡人,通过职位的上升带来薪酬的增收是面临的最现实问题。

“运气”“关系”“机遇”都是不可控因素。

草根想要改变命运,没有捷径,唯有多啃点硬骨头、多沉淀、多提升。

让自己发光发热,把自己变得“专业化”“标签化”,把别人都能做的事情做好、做精,把别人不能做的事情做成、做顺,创造价值,把自己从人群中凸显出来。

其中我认为比较直接有效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字能力,无论在业务部门还是综合部门,工作的运转还有成绩的体现无一不落脚在文字材料上。

文字材料不仅仅是咬文嚼字,更多的是体现对工作逻辑体系的谋划思考、提炼总结以及对整体工作的统筹协调。

能吃得了写材料的苦,一般就能吃得了其他工作的苦;能写得出好材料,一般也能有干好其他工作的底气和逻辑;“写手”在大多数单位,都是紧缺的。

以我个人来说,我有被借调的机会,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有利用价值——匹配写材料的岗位和能力需求,“写材料”至今仍是我在职场安身立命的根本。

如果不知道从哪里寻求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建议试试写材料,不怕写,让别人知道你能写。

当然,不要盲目迷信写材料,光会闷着写材料。

让别人觉得你只能写材料也是不行的,必须同步提升自己为人处世、统筹协调的能力,为日后从材料中解脱打下基础。

写材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2.不要忽略了与人相处的能力。

身在职场,往往不能独善其身,与人相处的能力也是一种工作能力。

你在工作中、生活中对待领导、同事、朋友的态度,都是你情商高低、团队合作能力、做人做事水准的直接反映。

不卑不亢、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不用刻意讨好谁,做一个没有套路的人,能给自己带来好人缘,好人缘带来好机会。

我从前台窗口到机关科室,可能是因为主动给检查领导倒了一杯水。

从基层单位到上级单位,可能是缘于一次活动、一次培训给领导留下的印象。

这些都让我更加坚信,工作本身的能力只是一块基石,如果与人相处不好,让别人感到别扭,往往也走不远。

不给人使绊子,光明磊落、真诚待人,别人才愿意推你、撑你、顶你。

3.不要以别人成功的标准刻意丈量自己。

以前,赚大钱、当大官或许是成功的标准,现在,成功的标准更加多元化。

追求权力、地位,燃烧自己为人民服务是种成功,在对得起工资基础上,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家人,平淡和谐也是一种成功,只要认真负责,积极工作,便不算“躺平”。

别人能够对工作全身心拼命三郎式地付出,如果我们的家庭和身体条件不允许激进式地工作,也很难复制别人的成功。

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动态平衡,有得也有失,学会取舍,学会接受缺憾,学会欣赏别人的成功,遵循内心的选择,承担选择的后果,才能落子无悔。


关于生活


1.多抽时间陪伴家人。

工作和家庭不是对立面,工作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家庭。

我们能在各自岗位上安心工作、安心加班,离不开家庭的默默付出。

爱人日渐衰老、老人慢慢老去、孩子需要陪伴,家庭不能没有你。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无效社交,少加班、少应酬,工作和应酬不要过度逞能。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把时间多留给家人,不要把外面的负面情绪带回家里,扮演好自己的家庭角色,不让人生留下遗憾。

作为个体,工作是个符号,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普通的“小我”,下班、退休终究要回归家庭,家庭欢声笑语、平安健康,才是最终的奋斗目标。

2.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工作这几年拼得比较凶,熬夜、通宵,不注意锻炼和饮食,已经撸出高血压,现在已经难以扭转,可惜没有后悔药吃。

如果能够重来,我一定按点吃饭,抽时间健身跑步……

人在职场,也许身不由己,能对自己好一点,尽量再好一点,不要让工作透支了自己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退休后,比的是谁的养老金领得多、领得久。


3.培养一两个可以长期坚持的爱好。

工作有时候很苦,生活有时候也压得自己喘不过气。

当有时间独处的时候,做些能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打球、玩游戏、看书、唱歌、玩乐器、养花。

不被工作和生活完全羁绊,调节身心、忘却烦恼,找回自己。

比如,我喜欢唱唱歌,有时候幻想着辞职或退休后做一个流浪歌手。

有时候也帮同学、朋友串场主持婚礼。

有爱好,可以让自己更有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921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63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9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3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33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4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9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67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0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9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24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8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08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7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