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开发有秘诀-拆研班homework

R阅读原文拆页

5W2H,这是课程结构设计中最常用的思路,也是一些通用类课程,尤其是“技能类”开发课程最基本的思路。这种思路是人们惯用的,所以也容易被大家理解。
5W2H指的是:
what(什么,指具体的内容和概念);
why(为什么,指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who(谁,指的是培训对象);
when(时间,指课程的整个时间安排);
where(地方,指培训的具体场所、场合);
how do(怎么做,指具体的操作方法);
how much(多少)。
5W2H包括了一个课程所应具有的整体内容。不过,在课程和结构设计中,通常用得最多的是2WIH,即why,what和how。
这种模式是开发“微课程”时最常用的。“微课程”通常指的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的课程,最多不超过三个小时。这是很多企业内部最常见的一种课程。
——《培训师21项技能修炼(上)》P67

I重述原文

众所周知,我们在进行写作或者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常用的模式5W1H。在这里,原文更进一步的将其描述为5W2H。增加了一个how much的内容,也就是增加了一个可衡量的量来确保达到效果!
不过,想特别强调一下适用于微课的2W1H。也就是why,what,how。
因为我们在准备微课的过程当中,时间是有限的,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呈现出来,如果把所有的5w2h都放到里面去的话,就会意味着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而每一个内容都不能讲得很透彻。
因此,我们在针对1小时内的课程准备中,只需要关注三个点:
第一个,why。为什么要教授这门课程。
第二个,what。这门课程要讲的内容是什么。
第三个,how。如何去做才能够达到这个知识点。

A1回忆过往经历

这也让我自己想到了,在上一次微课的准备过程中,虽然说我同样是选择了三个点的内容来进行一个阐述,不过,如果说按照这个,2w1h来梳理的话,我并没有做到。
我在第一部分讲了what,而并没有真正的去讲why的内容,也就是说可能大家并不能理解,我讲的内容到底有什么用?有什么意义?

A2规划未来

因此,在接下来微课的准备过程当中,我需要去按照这个理论来准备。
我要准备的内容是《关系突围》。那首先,就要讲为什么需要《关系突围》。接下来讲《关系突围》是什么?最后,讲怎么去做到《关系突围》,这个样子的思路就非常的清新。
这样经过加工,我的微课,就会变得有更多的人能够来听,而且能够方便理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大喜欢成天泡在手机上,聊天软件一个就可以了,也算是只是通讯工具。偶尔刷个微博,偶尔追个剧,喜欢个男演员,...
    鸡块儿汤阅读 189评论 0 0
  • 气场是可以对周围人产生影响的隐形能量。气场很大关系和自我认知有关。只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更好的找到自己的气场定位,...
    莫西时光记阅读 647评论 0 2
  • UIActivityViewController 1、交互类型 操作-action在第三排显示拷贝、打印、复制、幻...
    我是小胡胡123阅读 6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