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传播学,但是传播学却渗透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不经意间掉进传播学的“陷阱”里。
什么传播学呢?官方的概念是: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我们和朋友的聊八卦是传播,看一则广告是传播,甚至自己和自己交流也是传播,传播可以说就是人类社交的媒介。
传播学的研究中有三个视角,线性视角、非线性视角和文化视角,运用较多的是前两者。线性视角是站在信息发出这的角度,而非线性视角是站在信息接收者的角度。
线性视角是传播学研究中最开端的一个理论模型,其中修辞学和影响力模型是线性视角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
修辞学就是以说服为中心的,想一下,我们在辩论的时候,是怎么样阐述的?我们常常会列出很多真实的数据,举很多例子等方式去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奇葩说》中,黄执中曾利用三段式的方法,首先提出大前提:自责不是人类之光,然后提出小前提:懒惰会产生自责心理,从而得出结论:懒惰不是人类之光。而这些方法就是修辞学中的理性诉求,讲究晓之以理。
有时候,我们也会利用爱国、愤怒、痛苦等挑动每个人的情绪,在韩国萨德事件的时候,很多人就利用了爱国的情绪发动抵制韩货的提议。这就是修辞学中的情感诉求,讲究动之以情。
我们在听演讲者演讲的时候,是否会因为演讲者的身份,而更相信他所说的内容呢?亚里士多德说过:当演说者的话令人相信的时候,他是凭着他的性格去说服人。这就是修辞学中的人品诉求,讲究以德服人,是修辞学中的“最高段位”了。理性诉求、情感诉求、人品诉求对应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德服人,是不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所以我说,传播学渗透在我们的身边。
影响力模型有六个原则,互惠性、稀缺性、权威性、一致性、偏好性和共识性。这也是在我们营销中经常用到的。
我想到了去年年底冒出了很多买菜app,比如仆仆买菜、叮咚买菜等软件,他们在刚开始抢占市场份额的时候,会派发一些水果等免费产品给你。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所以你不得不帮他下载这个app。这就是互惠性原则,互惠原理的社会心理学机制是这样的:要是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不软心里会有亏欠感。
稀缺性原则就更好理解了, nike、Adidas的鞋子,很多都是限量发售的,运用的就是饥饿营销对应的稀缺性原则。
像很多投资经理、律师等专业人员,他们的头像都是很职业的形象照,为的就是塑造权威性的形象,这就是权威性原则。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经常吐槽自己的学校,但是呢,如果是别人来吐槽,你就不允许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你自己所站的立场,这就是一致性原则。
我们平时是否对朋友推荐的东西会更加信赖?我们的喜好有时候也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像是粉丝经济中,就运用了偏好性原则。偶像代言的东西,粉丝会更容易买单。
像大众点评、美团甚至淘宝的评论区,具有社会认同性,渗透着共识性原则。
非线性视角中,详尽可能性模型是一重要理论。
分为中央路径和边缘路径。如果具备了动机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应采用中央路径说服,否则采用边缘路径。比如,一款手机,对于那些电子产品爱好者,更应该运用中央路径,从产品的性能出发,去说服购买者。而对于对电子产品不熟悉的人来说,更应该运用边缘路径,从色彩、外形等方面介绍产品。
以上就是传播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回想下你身边是否也渗透着这些原理呢?一起讨论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