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廿七 |
最近昼夜温差好大,晚上的图书馆里,手被冷气吹得冰冰的。
这是一页札记的第76篇日历
去复印店打印东西,看着一摞摞被机器印上字体的纸张,忽发觉得:在时光这个复印机面前,似乎一切都显得渺小极了。因为,人一生的本质就是一段时间。在墓碑上留下的是生死日期,不是钱的数字。而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时光作为最大的复印机,它的载体就是世界。
我总是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但其实内心一直还是个小孩。在每个年龄段,我觉得自己不是在长大,而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我不是一个小孩子或大孩子,而是“我”。极其不喜欢言而无信的人,因为这彰显着其似乎不能为发生的一切事情承担责任,也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这背后隐藏着一种悲哀,因为只有自己是唯一一位能够真正影响自己生活和教育的人。
我们的社会现在已经进入另一个时代,它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教育体制尚待于赶上这种变革。这种变革的本质也许在爱因斯坦的一段著述种得到最为简明扼要的表述:“人们应该警惕,不要向年轻人鼓吹把通常形式上的成功当作人生的主要目标,在求学期间和生活中,最重要的做事动机是做事的快乐,对其结果感觉到的快乐以及知晓这一结果对社会具有价值。”这样一句具有普世意义的话语只有在后工业化时代的世界中才会讲出来。
在工业革命掌控的社会里,人们对工业化向社会结构可发出的挑战产生畏惧心理,于是孩子去上学成为一个重要的特点。在拥有计算机和机器人的现代世界里,我们很容易忘记,在工业化的前两百年里,设计出来用于生产的机器,工作速度快的惊人,以前人类手工劳动永远达不到这样的速度。然而这些机器实际上笨拙极了,其成功操作要依赖人力与机器力量的紧密配合。人必须作为机器的一部分,所做的是要求精确性、重复性且令人脑袋麻木的工作。但这里面隐藏的是教育的理念。当前的科技互联网发展速度再快,机器也是程序的集合,人工智能最有可能替代甚至超越人通过死记硬背、大量做题而获得知识的能力。其实我并不用担心机器像人,更担心的是人像机器。如果人像机器一样思考的话,将来就很容易被替代。
《牛津英语辞典》给教育的定义是,“滋养或养育的过程”,但是这一单词的词源——拉丁动词“educere",其意思是“领出来”、“带出来”、“诱出来”、“唤起”,就可以看出当前对这一词语的定义与其原义有多远。事实上,这才是古希腊哲学家所关注的教育的意义。对他们而言,教育是一个唤起每个人全部内在潜能的终身过程。这种潜能来自何方,却是属于神话的范畴,直到今天对我们来说仍是一个谜。
教育具有赋予学生生活之意义的目标,这就要求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可为别人创造的价值以及自己如何才能对他人有用、受他人尊重。这其中包含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发展自身,能够为他们身为其中一分子的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发展和成长经常被当作同义词,其实二者不是一样的东西。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离开另一方而独立存在。垃圾堆可以“成长”但不可“发展”,爱因斯坦早就不成长了,但他还在继续发展。成长是体积或数量方面的增加。人们拥有的资源数量可以增加,并反应在生活水平方面。发展不是人们拥有多少东西,而是能将自己拥有的东西发挥到何种程度,这反应在生活质量上面。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第一天到城里寄宿到诗人贾冰家,第二天离开时,贾冰送他一本书并说,如果生活让你失去了对小说的热爱,那么你就不要再来找我了。所以我们经常谈及的热爱究竟是什么呢,那不是虚幻的达不到的理想,而是面对自己内心,真正问问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以及想要追求的生活。而后,我们可以忘我地投入到那个结果当中去,在投入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追求理想就是一个痛苦与幸福交织的过程,生活,不就是这个过程?但,可惜的是,生活中能够清楚地认识并坚持不顾一切地追求理想的人太少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且麻木,我发誓自己不要过这种日子,但是当守在年迈姥姥的床边时,我竟无言。生命太渺小,不及茫茫宇宙之一粟。
有时候生活的残酷在于,个体被生活折磨的支离破碎,而对于其他不相关个体来说,或许也只不过是一个故事。这种生活被一桩无情的意外祸事摧毁的支离破碎,实在太残酷,但最残酷的是,即便如此也没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