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打响,艺术设计开始成为机械时代下的产物。传统的人文艺术被科学艺术、工业化生产以及商业文化所取代,这时的历史面貌成为了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源泉。由此也引发了一场视觉艺术和技术领域的革命,促使很多艺术思潮向极端化发展。在上世纪60年代,在包豪斯运动的影响下,极简主义开始出现。1919年由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格罗庇乌斯创立了包豪斯设计学院,到1933年被纳粹取缔,在短短14年的时间里培养了1200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将包豪斯的理念带到了世界各地,于是这场“包豪斯运动”开始在欧洲、北美、亚洲生根发芽。格罗皮乌斯在参军经历了第一世界大战后,开始对机器大生产产生了恐惧,他试图改变这样的局面,不让机器去制造枪炮、坦克这些杀人武器,他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创办了包豪斯设计学院。然后,包豪斯传播了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思想,并且不断发展,到现在,这种水泥、钢材、玻璃幕墙统治了人类2/3的天际线。极简主义的另一个先驱是德国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他不仅是极简主义兴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也因其精炼的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建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致力于追求简洁明快的形式美,在现代建筑中大量使用钢骨结构和墙幕玻璃。只使用最基本的框架结构,开辟大量的开放空间。这些理念今日仍被采用而且早已超出了建筑的范围,其影响深入到了设计的方方面面。他对极简主义的推动还不止于此。他的那句“少即是多(less ismore)”完美的概括了极简主义的表达方式。同时这句话也成了多少设计师的口头禅和精神支柱。大约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极简主义开始融入到室内设计领域。简约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因此,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这是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设计风格——简洁明快的简约主义。现代人快节奏、高频率、满负荷,已让人到了无可复加的接受地步。人们在这日趋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亟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80年代到90年代以安藤忠雄为代表的建筑师和以原研哉、深泽直人为代表的设计师,将日本的极简主义表达随着他们的作品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他们均在自己的作品中主张“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美”。 “极简大师”原研哉身为日本著名品牌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他对极简主义的贯彻,充分渗透到他设计的每一个酒杯、茶具、家具、生活用品中。设计师们的设计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味,进一步推广了极简主义。极简进入新世纪,在经过德国人严谨的功能至上主义和日本人用简单的方式表达美之后,极简主义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模样。我们知道了极简风格注重功能、追求理性;讲究简洁、线条流畅、不事雕琢;无过多的装饰、推崇科学合理的构造工艺,去除多余的冗杂,但是如今的极简也多了一些趣味性和生活化。新世纪在家居领域将极简推向另一个高峰的品牌不得不提宜家。人们厌倦了乏味紧张的生活,渴望温暖的家庭氛围,北欧设计无疑给人们带来了盼望已久的慰藉,被称为充满人情味的有机主义设计。宣扬人文关怀、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既注重功能和生产工艺对产品要求又不忽视形式对人们生活和心理产生的影响,节制有度又不失情趣,体现了北欧文化对爱与和平的追求。宜家用崇尚自然带来的美感,于是多使用自然材质,产品无论对人还是环境都体现出友好;不浮夸不聒噪,简单好用;体现材质本身色彩和质感、避免矫揉造作的装饰,将北欧的极简风推向了极致。极简主义已成为当今主流的艺术风格之一,特别是在设计领域无论是平面设计、室内设计还是产品设计、建筑设计都离不开极简主义的影子。同时极简也不仅仅存在于设计,在舞台、绘画甚至文学、音乐也都有其非常深远的影响力。极简以其非常不简单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很多时候,很可能在我们丝毫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就已被极简主义风格的作品深深吸引住了。那极简之后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极简风格之后,谁会在将来重新定义世界的审美呢?极简之后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有人认为认识是螺旋性上升的。流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风格左到了极致,就会像右发展,抽象到极致就会追求具像,反之亦然,或许未来将迎来巴洛克和维多利亚风格的复兴。也有人认为,以极简为代表的现代风格依然会流行,不过不是当下的“性冷淡”而是包含了情感化的极简风。流行总有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世界唯一不变的还是那些牵绊的亲情关系。威尼斯商人瓷砖2017年推出的新品纯色砖系列:水与光,同样将焦点集中于情感化的极简风,如果现代简约是不可阻挡的潮流,那么总有些品牌愿意在这样的潮流中留下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我们选择用情感化的极简风,艺术化的极简风再次诉说关于家的故事、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