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这个话题,并让我深刻反省的人是儿子。总以为自己挺孝顺的,对公婆、爹妈都挺关心,也付出了爱,找出细节换个角度看,其实不然。比如:
场景一:老妈打来电话,正在忙工作,一接也没什么事,忍不住的不满,语气就不太好听:“妈,没什么重要的事别在上班的时候打电话!”这是我以前常有的状态。
场景二:儿子叮嘱半天要我告诉他奶奶我们不回奶奶家吃饭,千万不要让奶奶做饭,我答应着,可因为工作忙却忘记说,奶奶辛辛苦苦做了一桌子菜没人回去吃。儿子心疼奶奶,对我一肚子气。
场景三:经常性拒绝老妈善意的关爱,比如不让老妈给我送她包的饺子,以为可以让老妈少些操劳,其实是拒绝了老妈施爱的需求,这应该也是一种不孝。
这就是我,以为自己还挺孝顺的我,真心的孝应该不是这样,至少不会时不时让钢铁战士般的老妈伤心。之所以有此反省,因为儿子的提醒。
记得一次和老妈打过电话,儿子给我看了一篇文章《被放逐的皇后》,讲的是一个女儿在爸爸去世后,面对日益消沉的妈妈的理解的过程。看完心里很难受,如鲠在喉。儿子说:“是不是很感人?你以后对姥姥也要注意态度,不能老是着急”“嗯,妈妈错了”搂搂儿子,感觉好温暖。
从那时,和老妈电话注意了语气和方式,但还是有很多做的不好。就像同事说的“好像从小受宠的孩子长大可能不是最孝顺的那一个,反而是那个不特别受宠的孩子会成为最孝顺的一个。”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应该是从小最受宠的一个,却实实在在是那个不孝顺的一个,40多岁了还没学会和妈妈好好说话,没把妈妈的事放在心上,想想真可怕。
不过好在觉醒了,觉醒了改的就快了,就怕还无知无畏,以爱的名义拭目以待吧!